叶公超简介:悲剧的后半生 “叶公超案”最新破译
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易鼎之际,大陆赴台的名人跌宕起伏,荣辱不同,但两人的命运却格外复杂。这就是文官叶公超和武将孙立人。
叶公超,原名崇智,字公超,后以字行,原籍广东番禺,1904年10月20日出生于江西九江。他的父亲叶道绳曾任九江知府。叶公超的兄弟俩早年失去了母亲。他们的父亲继贤后来出生了叶崇德和两个女儿。他们的后父去世了,他们的叔叔叶恭绰抚养他们的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没有孩子,他们把公超视为儿子。
叶公超案”最新破译
关于“叶案”市场上有很多隐秘的说法,比较集中的种:
叶公超不同意蒋介石对外蒙行使否决权。回到台后“老先生打电话给他,他公顶嘴:‘你知道别的,你比不上我懂外交!’”这让江很生气。特别是当蒋介石最终无法抗拒美国的压力,放弃使用否决权时,他对美国极度不满,但无能为力。他对叶子生气,严厉惩罚叶子。
第二,有人暗中诽谤蒋介石,说叶在美国对蒋介石发表了不尊重的言论,激怒了蒋介石,被罢免。
对于以上两种说法,普通人倾向于说,叶公超晚年的人生经历是蒋介石被美国人懦弱愤怒的结果,这也是蒋介石死后最不原谅世界的晚年行为之一。但这个说法,随着各国档案不断解密,渐被研究者否定。据台北《民族晚报》副总编辑兼采访部主任介绍,有幸采访“外蒙入会案”黄天才是当事人之一,“叶公超去职”与“外蒙案”无关。黄说:就在肯尼迪发表声明的第二天,1961年10月21日,蒋介石主持了决定台湾当局政策的国民党“中常会”。会上,蒋说台北作出强硬态度反对外蒙入会,迫使美国发表声明,“我们一直反对外蒙入会,但策略可以稍有弹性,不必使用否决权。”又说:“我们的真正目的是确保我们在联合国的代表权……我们向甘乃迪(南按:肯尼迪)总统明确表示,如果美国对中国有要求,那么中国也可以要求美国有回报。‘可以考虑不使用否决权’,但甘乃迪总统要求公开表示对中国代表权的坚定支持,必要时拒绝中国共产党进入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