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魏孝文帝元宏实施的汉化改革(史家成为所谓的“太和改制”),影响后人深远,也为他赢得了隆高的历史地位,至今仍在历史教科书中得到肯定和赞誉。
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历史上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减少反对势力,尽可能扩大支持势力,即尽可能赢得利益集团的支持。否则,即使有很大的前景,执行者也注定会失败,无论他的想法有多美妙,他的性格有多高尚。如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百日维新,其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激烈反对,无法遏制。
元宏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元宏作为一名聪明的政治家,有效地赢得了北魏帝国最重要利益集团的支持,确保其核心利益不受损害,甚至因改革而受益匪浅。元宏的第一件事是争论亲密关系,纠正自己的名字,从而赢得了帝国核心领导人的全力支持。
北魏帝国北魏帝国的开国君主,刚开始兵的时候只是一个逃亡的少年,得到了拓跋氏族人的大力支持。因此,立国后,他一气追尊了28代祖先为皇帝,并给予了他们死后的头衔。其中,原始卑微的三位君主加上了三祖庙的头衔:拓跋力微为始祖元皇帝,拓跋郁律为太祖平文皇帝,拓跋什翼为高祖昭成皇帝;因此,整个拓跋氏族人数众多,都成了北魏皇族的一员。
魏武帝:拓跋贵
拓跋贵死后,死后的头衔只是烈祖道武皇帝。宗法太庙,“烈祖”一向低于“太祖”和“高祖”,因此,开国皇帝拓跋贵在北魏帝国历史上只被视为继统之君。
直到元宏即位后的太和十四年(490年),拓跋氏贵族大臣仍主张「然此帝业,神元为首」,「平文烈祖,与傅石抗衡,终平燕氏,大造中区。将开启北魏帝业的拓跋贵排在拓跋力微和拓跋郁律下,生前只代王。只有这样,那些远支宗室贵族才能与真正的皇族子弟平起平坐,而不是拓跋的子孙,而族,才能与真正的皇室子弟平起平坐。
次年即太和十四年(491年),元宏毅然下诏「烈祖有创基之功,祖有开拓之德。他们应该是祖先,永迁。远祖平文功不多于昭成,但庙名为太祖;道武建业之勋高于平文,庙名为烈祖。比起功校德,我以为是不允许的。今天我尊重道武为太祖,与显祖为二,其余以次而迁。
将拓跋贵庙号改为“太祖”,为其开国之君地位正名,与统一北方的世祖拓跋韬并列“百世不迁”平文皇帝的祖先剥夺了拓跋郁律“太祖”庙号从帝国太庙迁移,相当于取消了远支拓跋贵族的皇族地位。这一举动大大提高了近支皇族作为拓跋贵子孙的政治地位。他们最初在帝国军政舞台上处于相对重要的地位,自然乐见其成,大力支持。
随后,元宏又开始了配套的爵位改革,一方面简化了冗余,特别明确“非皇族不得封王”(类似刘邦的原则)“白马之盟”),另一方面,它影响原既得利益者的实际利益。北魏建国时,最早是拓跋宗室和各部落首领皆封王爵,另外沿袭了魏晋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人数庞大驳杂,名爵过多过滥。
拓跋贵于天赐元年下令改制,精简为王、公、侯、子四等爵;规定王爵第一产品、公爵第二产品、侯爵第三产品、子爵第四产品。只有王子和不同姓氏的元勋英雄才能封王。原来的室王和部落首领封王都降为公爵。最后,封王10人,公爵22人,侯爵79人,子爵13人。然而,由于这些头衔可以继承,经过近百年的皇帝,在元宏统治期间,封爵的数量再次扩大,头衔的黄金含量贬值,自然很难欣赏和鼓舞人心。元宏于太和十六年(492年)下令新一轮爵位改革。非开国皇帝拓跋贵子孙的远亲和异姓王都降为公爵,原公爵降为侯爵,侯爵降为伯爵,子爵和男爵一样老。并且不再授予非拓跋珪子孙(即元氏皇族)之人以王爵,并定公爵为第一品,侯爵第二品,伯爵第三品,子爵第四品,男爵第五品,明确五等爵制的等级。对于王、公、侯等众多贵族来说,元宏只是降低了他们的名字,没有降低他们的等级和实际利益。「名易本,产品不同于过去」,所以没有太大的阻力。
当然,拓跋氏(元氏)的远支王公还是不满意的。比如元丕,从东阳王降封为平阳郡公,历仕六帝,官居宰辅,是反对迁都洛阳的保守派代表之一,更容易鲜卑旧俗。后来,元丕默许了他的两个儿子元隆、元超,参与了元勋王子的谋反计划。事败后,二子被杀,元丕因年届八十,垂老,被免死贬为平民。元宏在提高近支皇族待遇、降低远支宗室政治地位的同时,又拉拢了一个实力庞大的政治集团,那就是北方汉人士族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