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什么要杀年羹尧?
这句话在任何年代都很有用!“皇帝的心永远猜不到”。至于我国的历史,这样的例子记载的太多了,自古以来当官的人一定知道!以清雍正朝为例,雍正与年羹尧的关系应该是最微妙的!
中国古话常说,鸟尽弓藏,功尽人亡,功臣一般好死,年羹尧也难逃这预言。虽然年羹尧是标准的皇室亲戚,但他自己也有真本事。虽然他后来被称为军功,但他年轻的时候中过进士(康熙39年,1700年),也做过翰林院的复习,这并不简单。由于小妹妹的这种联系,年羹尧和雍正的联系自然不一样。他的仕途自然一路攀升。他先是四川巡抚,后来是四川总督。康熙60年(1721年),他成为川陕总督。康熙去世后,雍正命他代替抚远将军尹琦的延信执掌西北军务。因此,年羹尧和隆科多成为雍正即位后的左膀右臂,备受青睐。
雍正二年(1724年)初,年羹尧命令诸将“深化分道,捣其巢穴”。短短半个月,各大军跃进千里,将叛军打得丢盔弃甲。特别是四川提督岳钟琪(当时雍正封他为奋威将军)更是体现了他的勇气。他带领军队一路追赶,直冲敌穴。在丹津土匪首领罗卜藏的恐慌下,他伪装成一个女人逃跑了。最后,罗卜藏丹津带领200多名残将投靠准葛尔部的阿拉布坦,从此一塌糊涂。由此,“年大将军”著名的名字,大江南北,知。
年羹尧一开心,脑子就糊涂了。他就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开始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和专横,经常做一些愚蠢的事情来超越他的责任。比如在西安都督府,年羹尧也像朝廷一样,让文武官员逢五逢十做班,远门和鼓厅也画了四角龙。他给别人东西叫“赐”,就餐称“用膳”,请客叫“排宴”,让自己和皇帝一样。
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年羹尧第二次进京陛见,这成了他人生由盛转衰的拐点,可惜他此时还是不知道怎么收敛。在去北京的路上,他竟然让都统一时捷,直隶总督李维钧等跪下跪下。到京后,王公以下官员出城跪迎,年羹尧坐在马上,安然行过,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马向他打招呼,他也只点点头,完全不放在眼里。年羹尧的霸气曾引起皇城士大夫的极度不满。更何况年羹尧在雍正面前,竟然也是“箕坐无人臣礼”。在此之前,很多人起诉年羹尧,雍正看到年羹尧的态度,真的很火。
首先,雍正逐一交换了四川和陕西的官员,并分解了这些人,使他们与年羹尧划清界限。随后,雍正辞去了年羹尧、四川和陕西总督的职务,并命令他交出抚远将军的印章。他被调到杭州当将军。年羹尧无力反击,不得不跪下来感谢他。
擅长察言观色的朝中大臣们乘机杀死年羹尧——他们早就对年羹尧不满了!朝廷表里,大大小小的官员,现在看清情况,一个个挺身而出,大力揭露年羹尧的罪行。六月,雍正下令革去年羹尧的杭州将军。十一月,年羹尧被押解到京城。12月,通过大臣们的共同努力,年羹尧被彻底打翻在地。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了审判成果,乖乖地说,最后晚年被定了92大罪,分别是:5大逆罪、9大欺凌罪、16大违法罪、13大违法罪、6大专罪、6大专罪、4大残暴罪、18大贪婪罪。侵蚀罪15条。
随后,大臣们追求胜利,恳求对年羹尧进行明正典刑。雍正接到报告后,虚伪地说,这92款中有30多项应服极刑和立斩。然而,当他读到年羹尧的杰出成就时,他害怕世界上的人会拒绝接受他。他不得不背负屠杀英雄的恶名。这一次,他给了他特别的恩赐,并在监狱里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