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用这种牙膏改善口疮,预防和癌”“采用国家级抗HP(幽门螺杆菌)专利技术”“专利配方100%杀灭HP保护家庭安全”……当前,所谓“抗幽牙膏”热销各大电商平台,价格比同规格常规牙膏贵很多。
新华社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幽门螺杆菌种植在胃中,不能用牙膏刷牙来预防或治愈。所谓在市场上销售的所谓“抗幽牙膏”大部分都是打着“专利”“高科技”通过在一些网络平台上投放大量虚假广告来欺骗消费者。
监管部门:“抗幽牙膏”涉嫌虚假宣称效果
幽门螺杆菌(HP)是全球感染率高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让一些商家嗅到了商机。
某淘宝店客服向记者向记者服务“保证”,店内某款“抗幽牙膏”能有效去除幽门螺杆菌,改善口臭口疮,预防胃癌,假一赔十。
记者发现,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子商务平台和一些线下药店都可以看到“杀幽神器”“预防胃癌”的“抗幽牙膏”,名字多,销量可观。如幽XX星、幽XX鑫、必X停、净X灵等,单支价格几十元至上百元不等,是同规格常规牙膏价格的3至10倍。根据网上商店的数据,其中许多每月交易数万份订单;一些声称是由国药集团、修正药业、南方医科大学命名、开发或代理生产的。
疗效真的像广告吗?贵阳管女士告诉记者,确诊幽门螺杆菌后,她花了400元从网上买了4个“必X停”“抗幽牙膏”,经过3个月的复查,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数值不降反增。
她的经历并不孤单。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严雪敏表示,胃内定植幽门螺杆菌没有科学依据,依靠牙膏刷牙的口腔清洁。此前,由中国科技协会和国家卫生委员会主办“科学辟谣平台”也曾刊文否认“刷牙能治HP”。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姜华表示,幽门螺杆菌治疗需要抑酸剂、铋、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半个月以上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专家认为,幽门螺杆菌可能主要集中在牙周袋和牙龈沟,与牙周病、口臭、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缺乏科学依据。牙膏声称“抗幽门螺杆菌”功效涉嫌虚假宣称功效。
非法商家:改变花样“忽悠”消费者
“抗幽牙膏很难抗幽”然而,它仍然成为家“摇钱树”。记者调查发现,非法商家有一整套坑人“生意经”。
——制造“病菌焦虑”吓唬人。幽门螺杆菌对人体有害。目前,我国成人感染率超过50%。严雪敏说,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然而,非法商家肆意炒作和夸大这些危害,通过制造谈判“幽”卖货牟利的恐怖氛围。
记者在电商平台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搜索,发现部分“抗幽牙膏”使用“小病不医招大病,小钱不花大灾难”“谁更贵更难选择牙膏和生活?”“90%的口臭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等待耸人听闻的虚假宣传。
——打“高科技”以身价为幌子。自称“专利配方”“国家专利技术”“获得创新技术专利”是“抗幽牙膏”常见的广告语言。记者注意到,“幽XX星HP牙膏”外包装上有醒目的标志“国家发明抗口腔幽门螺杆菌牙膏专利ZL201410168022.9”“发明创业奖金奖”“试验报告”等字样。
在这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的专利申请审查主要是针对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至于使用该专利生产的产品的效果,企业和企业产品宣传是否真实,不在专利审查的范围内。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企业获得了所谓的“抗口腔幽门螺杆菌牙膏”专利并不意味着它必须有大规模生产来抵抗口腔HP牙膏的能力不能证明它生产的牙膏必须抗口腔HP功效。一些商家提供“试验报告”只能证明其进行过抗口腔HP对护理产品的研究并不能证明其产品采用了试验结果,也不能证明试验结果后达到了相关效果。
——产品“改头换面”躲监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牙膏参照普通化妆品管理,申请许可证为“妆字号”。这意味着根据《广告法》第十七条的规定,牙膏商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治疗功能,也不得使用医疗术语或容易使销售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混淆的术语。然而,记者发现,为了逃避监管,非法商家经常使用所谓的监管“抗幽牙膏”申请为“械字号”或“消字号”。
河南金匮草药有限公司告诉记者,它可以代工生产“抗幽牙膏”。记者在销售人员提供的产品照片中看到了企业生产的照片“抗幽牙膏”盒子上印的正式品名是“幽XX鑫冷敷凝胶”。业务员透露,过去公司用的是“械字号”“凝胶”字样,今年被叫停了。销售员告诉记者:“如果订购,公司可以帮助尽快申请‘消字号’,品名写‘口腔抑菌膏’。”
——组织“虚假广告”忽悠人。记者搜索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小红书等平台,发现除了“硬广告”此外,还有许多以科普或产品体验的名义宣传和推广的视频和文章“抗幽牙膏”。一些账户还发布了知名艺人直播带货链接和视频。
综合治理:加强监督和科普教育
专家普遍认为,“抗幽牙膏”有间隙的原因与普通人对幽门螺杆菌的了解有限甚至错误直接相关。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专家告诉记者,即使病人确认感染HP,没有必要太紧张。大多数人可以在两周内通过口服药物治疗根除细菌。医学界也认为细菌不一定需要根除。建议患者和医生讨论自己的指征后决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市场监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网络信息部门应形成联动机制,继续加强监管,尽可能消除监管盲点。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研究起草了《牙膏监督管理办法》,正在积极推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尽快出台部门规章。本规定将规范牙膏产品备案、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与此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还将发布科普信息,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牙膏的功效,并依法处置虚假声称的牙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