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潜故事简介:不喜欢当官 为国家和人民争取利益(寿字的故事简介)

2022-09-11 13:32:21 作者:梦里也失望
导读:寿潜故事简介:不爱做官 为国为民争取利益,寿潜故事简介:不喜欢当官 为国家和人民争取利益 ▲ 汤寿潜 1856年,中英鸦片战争第二次爆发,清廷统治陷入危机。在这个社会动...
故宫600年午门大展 天大策展人带你看展览

寿潜故事简介:不喜欢当官 为国家和人民争取利益

▲ 汤寿潜

1856年,中英鸦片战争第二次爆发,清廷统治陷入危机。在这个社会动荡的时代,唐寿潜出生在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杭州萧山区)。

他曾告诫朝廷要怜悯百姓,当官后自己却草菅人命,被皇帝剥夺官爵

与社会不稳定相比,唐寿潜的童年生活相对稳定。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当地的私立学校教师。在父亲的教育下,他从小就学习了四本书和五本经典,传统书籍不少读,但他没有读书呆子,对社会有自己的看法,对水利特别感兴趣。唐寿潜立年后,成为山东省巡抚的工作人员。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分河》,驳斥巡抚的治河方法,然后写《东河》、《北河》等文章,合理分析治河理念和方法,得到赏识,进入仕途。

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后,汤寿潜更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的贫穷和弱点。“变”寻找出路。经过四年的潜心研究,出版了《危言》一书,对当时的社会弊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建议实施减少冗员、改革科举、推广学校、修建铁路等措施。这本书一出来,就震惊了朝野,从皇帝到各级官员。这本书成了必备。“宝典”,甚至影响几年后康有为等人公交车上提出的维新主张。

1892年,36岁的唐寿潜参加科举考试,获得中进士学位,并授予翰林学院的吉士学位。三年期满后,他被派往安徽省青阳县任知县。虽然知县是芝麻官,但它是仕途的唯一途径,但汤寿潜不喜欢当官,只干了三个月,以养父为由辞职回家。

辞职后,唐寿潜申请学院,致力于教书育人事业,与朋友共同创办师范铁路学校(浙江高等工业学校前身),培养人才。1904年,清廷提拔唐寿潜为两淮盐运输,这是很多官员梦寐以求的肥差,但唐寿潜不喜欢当官,对这样的美差漠不关心“母病不能远离”拒绝的理由。

汤寿潜一辈子都不爱当官,但在不得不及时的时候,他尽最大努力为国家和人民争取利益。

晚清时期,各国势力以中国为美味蛋糕,争夺中国。路权是巩固和扩大中国势力的重要手段。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署了《沪杭宁波铁路草约》等五项铁路路权草约。双方同意英国支付建筑权和管理权。后来,英国没有动静,美国又开始觊觎它“肥肉”。

为防止路权落入英美之手,汤寿潜牵头与上海一些浙江商人合作,提出自办铁路,建立“浙江省铁路公司”,经清廷批准,任命唐寿潜为总经理。1906年,沪杭铁路开工建设。唐寿潜制定了各项章程,以确保铁路的顺利建设。他还成立了一家银行集和分配道路建设资金。

当英国看到中国人自己修建铁路时,他们并不平静,忙于派人调查路线,并向清廷施压,以签订正式合同。为了不冒犯英国,无能的清政府改变了最初的支持态度,表明“朝廷有订约权”。这激起了浙江商人的愤怒,唐寿潜主持浙江路公司股东大会,反对政府贷款,成立“浙江国民拒绝会”,吸引全国各地的声援,一场保路风潮轰轰烈烈,迅速席卷全国,最终成为点燃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汤寿潜在与清政府打交道的同时,多次上书要求废约,同时事务。1909年,沪杭铁路终于全线通车。铁路建了三年,这是汤寿潜最长的一次。“芒鞋徒步旅行不收工资,不收公费”,往返于沪浙之间,辛辛苦苦,却造就了工费低、质量高的铁路工程。五年后,铁路收归国有,民国政府奖励20万2元来补偿汤寿潜几年的辛苦。他什么也没拿,都捐给浙江教育会建浙江图书馆

与此同时,清政府授予唐寿潜为云南按察使和江西提学使,他拒绝接受。1911年,唐寿潜因领导浙江保路运动被推荐为浙江总督,但他在两月内三次请辞,无意当官。晚年不理政事的唐寿潜回到了家乡,重拾了早年的兴趣——水利,为家乡人民解决了几百年遗患的水利问题,至今被人们思念。

不爱当官,是汤寿潜看不起名利;留下美名,是他把人放在心里。汤寿潜死前,留下来“竞利固属恶棍,贪名也不是好士”,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君子坦荡,佳士自风流。

古人留下的这6副后悔药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