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王朗是什么样的人?王朗的故事是什么?
前段时间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骂王朗挺火的,尤其是诸葛亮的那句话“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一时间成了网络流行语。那么历史上的王朗是不是像演义一样不堪?
事实上,作为曹魏三朝的重臣,王朗的形象虽然不算高大全,但也很光彩照人。
王朗在历史上口才极佳,而不是在演义中被骂得无言以对。本名王严,字景兴。有一次,曹操请他去宴会,嘲笑他说:“也不能效君昔在会稽折粳米。”原来王朗曾经是会稽太守,孙策攻会稽,王朗战败,被迫投降孙策。王朗抬头叹了口气:“宜适难值!”曹操问:“云何?”王朗回答:“如朗昔者,不可折而折;如明公今天,可折而不折。”
《三国志》记载,王朗年轻时与沛国名士刘阳交友。刘阳曾担任莒令,三十岁就去世了,所以后人很少认识他。当初刘洋知道汉朝渐衰,曹操有才华,怕曹操对汉朝不利,就打算除掉曹操,但没有成功。曹操掌权后,下令搜捕刘阳的儿子(刘阳已死)。儿子害怕而尴尬,无处可逃。虽然刘然亲旧多,但没人敢收留他。只有王朗毅然收留他几年,然后王朗多次开解曹操。曹操赦免了刘阳的儿子很长一段时间,刘阳的孩子们得以保存。
但《世说新语》却记载了王朗的一个故事:华欣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人想乘船,华欣拒绝了。王朗说:“幸尚宽,什么是不可能?”后来强盗追来,王朗就想舍弃那个人。华歆说:“这就是为什么怀疑,正为此耳。既纳其自托,宁可急相弃邪!”于是“携拯如初”。当世人以此来判断华欣、王朗的优劣。这件事不一定是真的,权利一看。
曹丕即位后,封王朗为三公之一的司空。曹丕曾评价王朗:“也是一代伟人,后世难继!”。曹丕下令公卿推荐独行君子。王朗推荐光禄医生杨彪称病,让位给杨彪。于是曹丕为杨彪设立了官卒,排名第三,不允许王朗逊。魏明帝曹睿即位后,进封王朗为兰陵侯,晋升为司徒(王朗确实担任过曹魏司徒)。
王朗“高才博雅”,“性严整慷慨”,有威仪,恭俭节约,“自从婚姻中表现出礼仪,就没有受到影响”。他经常嘲笑世俗有好施之名,而不是穷贱,所以他“用钱以周急为先”。
王朗和他的儿子王肃都是学者,他的《周易传》被设为官学。后人称其思想为“王学”。
公元228年(魏太和二年),王朗去世,成侯。他的孙女王元姬(王肃的女儿)是晋文帝司马昭的妻子和晋武帝司马炎的母亲。
陈寿在《三国志》中称赞:“王朗文博富赡,诚一时之俊伟。”《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对王朗的诽谤似乎太不友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