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功高盖主?为什么刘邦杀了功臣却放过陈平?
在开国杀功臣的皇帝中,刘邦相当有名。只有一个王位。开拓者不仅要担心臣子功高震主威胁自己,还要担心臣而去,继任者控制不了老臣。
汉初,刘邦封了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韩王韩信、长沙王吴芮、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茶、赵王张耳七位王。封王后不久,燕王臧茶、淮南王英布除了长沙王吴芮、赵王张耳病逝外,被迫造反,韩王信被迫投靠匈奴,韩信彭越被杀。就连跟随刘邦起义的萧何也多次下狱。刘邦病危时,与他最亲近的樊迅也被他下令抓获问斩。如果不是陈平,樊禺估计只能落地,封爵被消灭。在刘邦亲近的重臣中,能不被刘邦怀疑的人并不多,陈平就是其中之一。
陈平投靠刘邦后,得到了刘邦的高度信任,参与了许多军国大事,并多次为刘邦提出建议。刘邦和陈平私下讨论了许多机密事件。《史记》记载,“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对于一个臣子来说,知道太多可能不是一件好事。但刘邦从未想过要杀死陈平。为什么?
一个关键原因应该是陈平的人。刘邦临死前,吕后问他“萧何死后,谁能为相?”刘邦说是曹参。曹参之后呢?刘邦说王陵可以,但王陵太直了,陈平可以帮忙。为什么是陈平?刘邦给出的理由是“陈平智有余,但很难独立”。
在刘邦眼里,陈平只是个顾问,一个善于出谋划策的顾问,让他动脑子,动嘴,让一些阴谋诡计还可以。承担重任还是不够的。因此,刘邦并不担心陈平会像其他人一样拉起旗帜,拉出一群人造反,因为他在这方面没有能力。对于陈平而言,论民心,他不如萧何;论打仗,他不如韩信、英布、彭越;论势力,他就是孤身一人,没有属于自己的政治班底;论拉拢人才,他就更不如刘邦了。
此外,陈平是一个懂得保护自己的人。他作为顾问留在刘邦身边。他知道自己的位置,所以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地为汉朝做计划。他根本做不到,他的身份也不合适。
与刘邦的其他手下相比,陈平来得比较晚,刘邦平定三秦,准备东征时才来。在汉代,除了魏无知,很少有熟悉他的人。如果他很容易吸引别人,建立自己的帮派,他不仅会遭受刘邦原政治团队的抵制,而且很容易引起刘邦的怀疑。刘邦让他监督军队,不仅因为他有才华,还因为他的背景足够简单,与刘邦的其他人没有太多复杂的关系,因为偏袒不容易发生。当然,如果他尊敬前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他就不用一路跑到刘邦身边,那他就不是陈平了。
在云梦泽之滨,刘邦用陈平的策略成功逮捕了韩信。当刘邦想奖励陈平的功行时,陈平说主要功劳不是他的。刘邦问那该是谁。陈平说:“如果没有魏无知的引荐,我又怎么能为陛下效力呢?”韩信是刘邦的心腹大患,逮捕韩信对刘邦来说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刘邦更难以想象能够不血刃地抓住韩信。因此,对陈平来说,他的功劳是卓越的,刘邦不会吝惜对他的奖励。此刻,陈平并没有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除了回报魏无知的介绍,他没有利用这个机会为任何人寻求奖励,以扩大他的政治力量。
陈平是一位优秀的顾问。作为一名顾问,他不仅应该知道如何分析事件并提供建议,而且还应该让领导者采纳自己的建议。因此,即使他知道领导是错误的,他也不会争论,而是采取委婉的方式来建议。根据合理的争论,矛盾往往会加剧,不一定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刘邦病危时,听说卢婉造反,便派樊迅去平反。樊迅走后,有人在刘邦面前诋毁樊迅,这让刘邦很生气。尤其是卢婉,卢婉和樊迅与刘邦的私人关系很好。卢家和刘家是世交,卢婉和刘邦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两人从小玩到大,亲密无间。卢婉的背叛对刘邦来说就像晴天霹雳,这让刘邦很难相信他以前的兄弟和朋友。所以,当有人进献谗言,直指樊哙的时候,刘邦才会怒不可遏,而刘邦发怒的结果便是决定杀掉樊哙。
是刘邦的老乡,是刘邦最忠实的弟弟,也是刘邦的连襟。而且樊迅也是一个努力工作的人,如果只是因为几句诽谤而被杀,只会让很多大臣的心寒。陈平知道,刘邦冷静下来后,一定会后悔的。如果他真的杀了樊霆,只会让刘邦怨恨他,吕后怨恨他。陈平的做法是完美的,无论是为了保住樊霆、大臣还是保护自己。
作为一名局外人,陈平知道他最大的政治支持者是当时的统治者,而不是同事。因此,他一直在努力与最高领导保持统一。
刘邦活着时,他与刘邦保持统一战线,刘邦死后,惠帝年轻,吕后专权,他与吕后保持统一战线。吕后想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当场否决,然后被吕后升为太傅,是皇帝,实际上剥夺了他的政治权力。吕后又问陈平,陈平说可以。然后,在吕后统治时期,陈平仍然被重用。吕后去世后,手中仍有实权的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铲除吕氏,迎代王为孝文帝,使汉朝的统治权重归刘氏手中。
事实上,虽然陈平同意封诸吕为王,但他仍然是汉朝的臣子。他忠于刘。投资吕后阵营只是权宜之计。如果他和王陵一样,汉朝的未来可能是吕氏的。
孝文帝即位后,周勃被封为右丞相,陈平被封为左丞相(汉代以右为尊,以左为次)。之后,周勃感叹自己不如陈平,于是辞去了丞相的职务,最后陈平是唯一的丞相。第二年,陈平去世,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