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学开始我们就在学习君子这个词,说实话到现在也没真正理解到底什么是君子,君子到底是一种境界还是一种生活态度?但是我们都应该知道,君子肯定是夸奖的话语,现实中还真没看到称呼谁为君子,但是伪君子倒是不少。
“君子”一词最开始见于先秦典籍,指的是君王之子,着重强调政治崇高的地位。但是这肯定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君子,君子真正被赋予道德标准还是孔夫子指出的,儒家有圣人、贤人;道家有真人、至人、神人,究其境界都要高于君子,但是圣贤究竟不出世,真人、至人、神人同样高远而不易攀及,世间完人总是不多,因而一较普遍的、较易至的、较完美的人格典型---君子,也就特别值得注意与追求。
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四不:
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君子说话必定有其道理,他们会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凡事讲求合乎礼仪,不随便,每当有所行动,必定有其用意)。
第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君子常是非礼 勿言,守口如瓶,不说空话,不讲不实在的话.但在该说的时候也必定会 说,因为应说而不说,有失于人;不应说而说,则是失言)。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君子爱惜自己的名誉,对于欲望有所节制,不会贪取妄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君子有所求,一定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正义,必定是为民求利,代众生而求)。
第四,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不会随便。一言一行只要做了就一定是正确的)。
但是说了这么多,我们可能还是不怎么理解啥是君子。君子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吗?之前看了于丹对于论语的解读,觉得说君子这一段很适用于现代。
何谓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因为一个人,只有你内心修养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你才不能够有那样一种起起伏伏的欢喜或者沮丧.也就是说,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论语对于君子的第一条界定.
第二个标准他是一个伟大和高尚的人,他必须得是胸有大志,是宏阔的.那么这种宏阔之志可以要求一个人不是太估计眼前的生活,孔子曾经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一个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他自己住的房子怎么样,自己过的日子怎么样,那么这个人她就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君子应该是胸怀天下的.
第三个标准就是好处事,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融洽的友善的,而这个人最终在团队的合作中有所作为,所以孔子曾经说君子跟小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君子群而不争,矜而不党.君子是合群的,他在一大群人里面他从来是不争的,不跟别人有太多的纠纷争执,他一个人内心可以是骄傲的,可以是矜持的,但是他决不结党营私.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关于君子的话语。像小编这样的俗人也说不上是不是一定都正确,比如君子之交淡如水(那些真正的朋友,平时虽然没有密切的交流,但是你总是觉得他们离你不远,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意想不到的帮助往往出自他们,而你富贵的时候,他们一般不会搀和。)淡如水是一种追求,但不是一种要求。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要守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应该像大地一样,气势厚实和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君子固穷(并非君子本来就穷困,天生就穷困,而是“君子穷亦固”。君子处于穷困的条件下,还能够固守自己的志向,还能够坚持自己的操守,还能够坚持自己的追求。)
看到有人提问,现在还有君子吗?这个不好说,可能有吧。但是现在所指的君子,并不能用孔子的君子论来评价。我觉得儒家思想中确实包含某些束缚人性的因素,但也不能说这种束缚就一定不好。真正的君子一定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按照道德模范的路来走。相对于现代解说孔子的君子论,我还是更支持于丹对于论语的解读。君子是一种境界上的超脱,就算是孔子定义的道德模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