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你秦始皇的名字叫啥,估计很多人张口就来,嬴政啊。但是秦始皇的名字真的是这么读的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姓、氏和名字之间的关系。
在说这些之前,先来看看一个人都有哪些和姓名有关的。姓、氏、字和名,这些都是跟随人一生的东西。在先秦时期,人们称呼一个人,特别是贵族男子的时候,通常用「氏」+「字」这种形式,也有少部分用「氏」+「名」的形式。
比如管仲,他是姬姓,管氏,字仲,名夷吾。所以在《左传》《论语》等先秦典籍种,就会称呼他为管仲。又比如孟子,姬姓、孟氏、名轲,所以在先秦书籍中,提到孟子时都会称他为「孟轲」。
按照这个格式,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那就是叫赵政呗!但你要是穿越回秦朝,这样叫可是要杀头的!因为秦始皇是贵族啊,你怎么能直接叫他的名字呢!
在古代,称呼还没有封侯称王的贵族,应该用「公子」二字,再加上他的「名」,所以,秦始皇小时候就应该叫公子政,登基后就套用「国名」+「爵位」+「个人名」的格式,这个时候秦始皇就应该叫秦王政,直到统一六国后,才改称为始皇帝。所以,秦始皇可以叫始皇帝,秦王政,赵政,但是嬴政这种叫法,在当时就是特别别扭的事了。
那么古人为什么把氏看得比姓重要呢?
在古代,「姓」最初是一种种族称号,表示你们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它不是指个别家庭的,而是指整个血族部落。这种血缘集团往往是基于母系关系所确定的。所以上古八大姓和「姓」这个字本身,都有一个女字旁。
而「氏」是指,原来的大家族又分出若干的小家族,他们在保留原家族称号的同时,又给自己起了新代号,这个新代号就是「氏」。秦始皇家族就是嬴姓,赵氏。比如氏的来源可以是国名、封地、官职、某种手艺活,甚至还可以用祖先的名、或字。所以,氏比姓更能显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
不过汉朝以后,人口越来越多,大家也分不清姓和氏了,最终二者合并,后来就变成姓可以看作氏,氏也可以看作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