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二,尚武门,是西安北城墙最西的一个门,俗称小北门。是十八座城门中最为年轻的一个门,与尚德门、尚勤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
三,西安朱雀门曾是唐皇城的正南门,因四象中的朱雀代表南方而得名。门下是唐长安城的中轴线朱雀大街。隋唐时,皇帝常在这里举行庆典活动。
贞观三年(629年)玄奘为了求得真经离开长安出凉州,经玉门关沿丝绸之路独自向西而行,途中历尽艰险,最终历时4年、穿越数十国,终于抵达天竺(今印度)那烂陀寺。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取经归来,返回长安,带回了657部梵文佛经。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迎接玄奘,迎接仪式就在唐皇城的正门朱雀门举行。
四,中华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原名聚宝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其建筑规模仅次于通济门现已不存),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中华门布局严整、构造独特,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不论是在军事上、历史上、还是在文化上、城建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城门设置有三道瓮城、四道券门,呈"目"字形结构,每道瓮城都有一门一闸,主体建筑内瓮城由中华门主楼城门和二至四道辅助城门构成,各城门原有双扇包铁门和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内设有栓槽,用来供木栓紧闭大门所用,整个城共有二十七个藏兵洞,可以藏兵三千余人。中华门前后有内外秦淮河径流横贯东西,南边交通连接长干桥,北边连接镇淮桥,是旧时南京老城南交通咽喉所在,以中华门为界的老门东与老门西自古便是江南繁华之地。
五,始建于隋朝,是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上著名的建筑。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南门,隋初名建国门,唐时更名定鼎门,定鼎门内的街道称为"天街"。定鼎门为一门两阙格局,双阙与主城门楼呈一字型对称平行分布,门楼与阙台之间有飞廊连接,其门道的宽度和进深为隋唐两京郭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