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日本名诗人松尾芭蕉 他有哪些作品

2022-09-12 23:51:42 作者:从深情到敷衍
导读:如何日本名诗人松尾芭蕉 他有哪些作品,如何日本名诗人松尾芭蕉 他有哪些作品松尾芭蕉(1644年--------1694年)在西方,我们隐约觉得诗对“灵魂”有益,使人敏锐与智...
有一种庭院叫松尾芭蕉

如何日本名诗人松尾芭蕉 他有哪些作品

松尾芭蕉(1644年--------1694年)

这个日本人的一首 青蛙 诗,盖压唐代大诗人

在西方,我们隐约觉得诗对“灵魂”有益,使人敏锐与智慧,但我们不见得知道该怎么做。诗是诗,生活是生活,很难实际有所交集。在东方不然,有些诗人知道诗作能发挥何种效果:诗能引导我们走向禅宗的智慧与平静。十七世纪的僧侣俳谐师松尾芭蕉即为一例。

一六四四年,松尾芭蕉生于伊贺县的上野城。他儿时在领主藤堂良忠家当侍童,藤堂良忠教他“俳句”这个诗歌格式。传统上,俳句分为三行,两句描写意象,由结尾句衔接。日本文学最有名的俳句是《古池》,即出自松尾芭蕉之手:

古池

青蛙跃入

水声响

这首俳句平淡简单,但静心品味方觉优美之至。

一六六六年,藤堂良忠过世。松尾芭蕉离开家乡,在外飘泊多年,最后落脚江户,在此声名鹊起,作品流传甚广。然而松尾芭蕉变得郁郁寡欢,离群避世,搬至郊外小屋,时而浪迹各地,最终在一六九四年离开人世。

松尾芭蕉是出色的诗人,但不认同“为艺术而艺术”的现代观点,反而想帮助读者进入禅意的独特心境。他的俳句反映禅宗最重要的两个概念:“侘”与“寂”。对松尾芭蕉来说,“侘”是指安于简朴,“寂”是指安于清寂(跟千利休藉茶道追寻的心境相同)。最能陶冶“侘”与“寂”的当属大自然,无怪乎是松尾芭蕉极常写到的主题。比方说,这首俳句描绘春景,于世无求,只是欣赏日常之美:

早樱

正含苞

桃花伴放

松尾芭蕉所写的主题出奇简单,没有政局分析,没有三角恋情,没有家庭纠葛。他意在提醒读者,真正重要的是能安于周遭事物,体察此时此刻,感受生活中最简单的种种:四季的推移递嬗、对街邻居的哈哈笑声,还有旅行时的小小惊喜。现在看一看这首杰作:

菫花—

何其娇美

于山径

松尾芭蕉也向读者提醒,百花、天气与自然景物尽皆变动不居,瞬息即逝,一如我们自己的生命。我们有必要留意时间的流逝,留意天气与景物的变化,从中预先窥见自己的死亡:

棣棠花

潺潺—

水瀑流

这种生命无常的感受有时教人心碎,却也使每个片刻弥足珍贵。

松尾芭蕉不仅喜欢写作,也喜欢绘画。许多画作传世至今,上面写有相配的俳句。

在文学上,松尾芭蕉推崇“平易”,希望自己的作品如同出自儿童之手,厌恶虚假造作,反对华美词藻。他对弟子说:“在我看来,一首好诗的韵律与转合宜平易,好似溪水流淌过细砂。”

“平易”的最终目标是使读者摆脱心头负担(即生活的琐碎烦恼),与万化合而为一。松尾芭蕉认为好诗能使我们跟自然短暂融为一体,透过文字化为岩石、流水或星斗,进入“忘我”之境。

松尾芭蕉使我们仿佛栖身于他所描写的对象上,感受“忘我”的概念,尽管那只是只不怎么诗意的死鱼:

鱼铺

成家鲫

露出寒齿

现代社会充斥社群媒体的个人页面,满是精美的履历,我们费心准备好要脱颖而出,听到逃脱自我可能有点奇怪,但松尾芭蕉点出“忘我”的价值,理由是这有助摆脱种种纠缠世人的欲望与缺憾。

松尾芭蕉长年心头郁结,浪迹于危险的穷乡僻壤,身上只带文具与少数物品,度过一个又一个难熬的漫漫长夜:

蚤虱咬啮

马尿声传耳畔

彻夜无眠

然而“忘我”使他从忧烦郁闷中超脱—也能使我们超脱。他的俳句反覆叫我们珍惜所有,明白眼前的难题跟浩瀚宇宙相较根本不足为道。

松尾芭蕉的俳句简单浅显,却犹如醍醐灌顶。这些诗句的价值不在文字优美(虽然确实优美),而在激发最珍贵的心境,提醒诗人与读者,满足源自从简朴中获致快乐,源自从自我的禁锢中逃离(即便只是片刻)。

松尾芭蕉 日本俳句大师算一个业余诗人,永久的隐者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