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那天到底问了什么话,导致曾国藩认为她能力很普通呢?
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搞哥读史,原题:慈禧召见曾国藩问了什么话让曾国藩觉得她能力很普通?
晚清名臣曾国藩是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在翰林院毕业后,留在京城当了一名文官。十多年来,曾国藩凭借能力和资历逐步升迁,担任了礼部侍郎一职。
如果不出意外,曾国藩有可能继续留在北京当官,循资升任尚书,甚至入阁拜相。然而,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的母亲去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为给母亲丁忧,曾国藩离京回乡守制。此时适逢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清朝官兵不堪一击,咸丰命令曾国藩就地在湖南团练湘军,抵抗太平天国。
自此,曾国藩全身心投入了与太平军的作战之中,等到曾国藩成功平定叛乱,再度回京时,已经是十多年后的事情了。
曾国藩再度回到北京,是同治七年(1868年)。曾国藩当年离京时,还是向当时刚登基不久,英姿勃发的咸丰皇帝辞行。而这次回来,早已物是人非,政局经历了大动荡,掌权之人,变成了慈安、慈禧两宫太后以及还没成年的同治皇帝。
自同治登基,太后垂帘听政以来,曾国藩和慈禧通过奏牍上谕,不知交流沟通过了多少回。但面对面地讲话,还没有过一次。
所以曾国藩这次回京,头等大事便是面圣,向太后和皇帝汇报工作。会面的时间,安排在十二月的十四日,地点则是在养心殿的东间。
曾国藩此次觐见,虽说是见皇帝,但同治还小,慈安太后又不善辞令,问答召对,都是由慈禧太后进行。一席话结束后,曾国藩在日记中写下:“两宫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皇上冲龄,亦无从测之。”
慈禧那天到底问了什么话,导致曾国藩认为她能力很普通呢?
当天谈话的具体情形,曾国藩在日记中也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慈禧问的第一件事,是关于裁撤湘军的事情。慈禧具体问道:湘勇是否撤完?裁撤了多少人?撤的哪里人比较多?撤得是否安静(即有无散兵游勇闹事)?曾国藩一一简单作答,便轻松过关,慈禧没有再继续追问。
本来裁撤湘军是一件大事,若是换了咸丰来召对,必然有更多的详细情况要垂询。曾国藩没想到自己做了这么多准备,竟然如此轻松就过关了。
而且,慈禧转头就问起曾国藩带兵多少年,做官多少年,家里兄弟几人这些琐事,所以曾国藩觉得慈禧问题没问到点子上,净说了些无关痛痒的事情。
因曾国藩此次北上为受任直隶总督之职,慈禧最后说了句:“直隶甚是空虚,你须好好练兵。”曾国藩谦虚地答了一句:“臣的才力怕办不好。”慈禧也没有更多的指示,谈话便结束了。
在这次会面之前,曾国藩对慈禧本来是比较佩服的。因为清朝历来没有垂帘听政的家法,而两宫太后能联合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从顾命八大臣手中夺权,女子有这种魄力,让曾国藩非常佩服。
当年曾国藩得知辛酉政变发生时,曾在日记中写下:“服皇太后之果断,为自古帝王所仅见,相与钦悚久之。”可见曾国藩此前对两宫太后,是感到敬畏的,但经历此次会面,便觉得自己以前脑补出来的形象有点太过高大了。
然而,如果慈禧才能普通,又怎么能牢牢掌控大清最高权力数十年之久?难道善于看相的曾国藩,这次也看走了眼?
其实也不然。曾国藩第一次面见慈禧时,她还属于政坛上是新手,且有恭亲王议政,许多具体事务无法参与,因此并没能显现出过人的政治水平。后来慈禧经过学习和积累,问答召对时便能侃侃而谈,一语中的了。
然而,慈禧若真的才地平庸,尚无太大坏处,恰恰是她天分过人,又善于钻营政治,反而成为了清朝之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