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为多尔衮平反昭雪的原因
清玉牒是中国唯一系统保存至今的清朝皇族家谱。里面详细记录了清代的典章制度、宫廷历史、皇族户籍等方面的内容。“玉牒”中关于多尔衮的记载,在康熙九年的玉牒中多尔衮的名字处被空出来。而在一百多年之后,乾隆年间却又有了多尔衮的名字。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皇太极的弟弟,清兵入关以后的真正统治者。顺治继位后,他辅佐幼帝,先后被封摄政王、叔父摄政王、皇叔摄政王、皇父摄政王。39岁去世,死后被追尊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但仅一个月后,又被追论谋逆罪削去多尔衮的全部追封,贬除宗籍,从玉牒内出名。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在沉冤一百多年以后,乾隆才彻底为多尔衮平反昭雪,还其原爵,成为清代八家铁帽子王之一。从清廷爱新觉罗氏家族看,多尔衮是清朝的实际创建者,乾隆为他重新作出评价,是件非常正常的事。
在《上谕档》中可以看到,乾隆称赞多尔衮:抚定疆陲,一切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寻即迎世祖车架入都,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充分肯定了多尔衮的开国奠基之功绩。按乾隆的意思,他认为多尔衮的功绩首先在于他平定边疆,使清朝在没有入主中原以前,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紧接着又在攻占北京之后,毫无二心地将顺治皇帝迎进了新都北京,建立了真正的大清王朝。
从这一点上讲,乾隆认为多尔衮的功劳无人能比,并称每览《实录》中所载其言行,“未尝不为之坠泪,则王之立心行事,实能笃忠荩、感厚恩,明君臣大义。乃由宵小奸谋,构成冤狱,岂可不为之昭雪?宜复还睿亲王封号,追谥曰忠,配享太庙。认为多尔衮谋反,纯粹是奸臣的诬陷。因此,乾隆下令将多尔衮复还睿亲王封号,并追谥为“忠”,补入玉牒,命配享太庙并世袭罔替。
乾隆不仅仅帮了多尔衮平反,还帮助了之前被雍正打压削爵的宗室。比如多铎、豪格、允禩等人,恢复他们的亲王地位。
这时候乾隆皇帝已经是达到了乾隆盛世的了,但是后来乾隆意识到自己原来还没有立太子,但是政局也开始有点不稳定了,那怎么办呢?
于是乾隆为了抗拒中原地区的“法统”,也是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制订了三步走的计划。
首先,第一步,给出一个承诺。将自己当年继位的时候给出的承诺再重新复述一边,并保证不会超过康熙在位的年数,让官员百姓先信服自己。
其次,第二步,去拉拢满洲宗亲,平反翻案。这一步也是乾隆为什么棒多尔衮平反的原因。
最后,第三步,加强文字狱控制。避免文化对自己的干扰,还顺利地解决了徐述夔案。
顺治打败多尔衮是为了巩固政治,雍正打压满洲宗亲也是为了巩固政治,乾隆却为了巩固政治而为满洲宗亲平反。
我们可以从政治方面和乾隆自身性格方面来分析为什么他会帮多尔衮平反昭雪。
首先是政治方面。
乾隆四十三年,在乾隆皇帝看来他自己已经把大清带到了一个开国盛世了,经济繁荣,文化氛围好,并且修书修史。乾隆觉得自己需要做一点什么,是以往的皇帝没有做过的事,来点缀自己创下的盛世功劳,更能显示自己比以往的皇帝厉害的事情。
乾隆想了许久之后,觉得相比于以往几个皇帝所做的事然后发现,最好用来点缀的就是去体恤宗室了。他当时是这么做的,对那些生活不好的八旗子弟,就给他们救济,让他们过上优厚的生活。对那些有冤案错案的,比如多尔衮这种,就去给他们平反,去恢复原来的爵位,恢复到亲王。
毕竟当时雍正将满洲宗亲进行一系列打压,人们可是非议满满的,觉得那些满洲宗亲并没有做错什么 如今乾隆就要去顺应百姓的想法,为那些满洲宗亲进行平反昭雪,既得到了民心,还给自己树立一个公正公平的形象,岂不妙哉。
第二,性格原因。
乾隆皇帝的性格在现在看来,他就是一个十分自负的人,虽然口上面上不敢表示,但是心里暗戳戳地就觉得自己所做的功劳比列祖列宗厉害多了,觉得自己可是最牛的了。在他的认知里,觉得多尔衮是功劳大于过错的。毕竟如果,多尔衮真的有异心的话,怎么还会去迎接顺治呢?自己直接称帝多好。并且他也没做什么损害顺治利益的事,反而还帮助了顺治,每次还开会教训诸王,要忠诚于皇帝,不能对皇帝起二心。
所以说,在乾隆看来,说多尔衮有想要自己称帝的异心,真的是十分冤枉多尔衮了,他还是一个十分忠诚的亲王的啊。
因此乾隆才冒着违背先辈的原则的风险,为多尔衮平反昭雪,给他恢复亲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