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蒙着眼睛永远不可能走直线
4个实验员蒙上眼睛后走出的“直线”
■《好奇实验室》
起点
王涵
徐王俊
曾洪甲
滕劲尧
起点
起点
记者 田野 制图 滕劲尧
有人天生就有方向感,也有人是单纯的路痴。不过,有传言说,无论你平时方向感好不好,蒙上眼睛后,都将彻底迷失,甚至连一百米的直线都无法走完,只能原地转圈。
方向感真的会随着视力的消失而消失?口说无凭,实验为证,《好奇实验室》三男一女四个实验员,在足球场上进行了实验。
足球场两个球门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00米,如果实验员能蒙上眼睛,从一个球门走到另一个球门,就算成功——对于平时踢球的男生来说,这个距离就是一阵冲刺的距离而已。
“这么短啊,几步就到了,怎么可能走歪!”实验员滕劲尧信心满满,其他三人也都觉得任务很轻松。
滕劲尧一马当先,第一个进行实验。看清楚对面的球门,然后用黑色绑带完全遮住双眼。这时滕劲尧提出一个要求:“把我口袋里的东西都拿掉,它们会影响我的平衡感。”
清空口袋,滕劲尧感觉良好:“我觉得闭上眼睛就像是倒车雷达一样,脑海里有一条辅助线。”
靠着脑海中的辅助线,滕劲尧出发了,行走速度很快,脚步也很坚决。前三十米,他走的确实是直线,不过紧接着,就开始往左侧偏,等走到球场另一边时,他偏离球门整整20米。
“我觉得草地不平坦,对我有影响。”滕劲尧要求再试一次,可能受到上次左偏的影响,这次他下意识地往右边修正,结果这回他走到了球门右侧20米开外的地方。
观察了滕劲尧的实验后,第二个实验员曾洪甲得出了一个结论:“要排除地面不平整的干扰,高抬腿行走会更好。”
曾洪甲用难看的高抬腿姿势缓慢离开起点,不过,走出十多米后他就开始向右拐,最后在球场上划出一个四分之一圆的行走轨迹,走到了中场附近的边线。
“再试一次,可能还是普通走路方法好。”第二次试验,曾洪甲直接走出一个半圆,从起点出发,一路左转,最后走回了和起点球门平行的位置,相距起点的直线距离是30米。
第三个实验员徐王俊的情况也差不多,在尝试了普通行走和军队里的“正步走”之后,他的行走轨迹分别是一条向左的弧线,和一个向右的半圆——和终点相去甚远。
都说女性平衡感比男性好,那么女生在这个实验里的表现会不会更出色呢?第四位实验员王涵姑娘,戴上眼罩小心翼翼地出发了,她走得很慢,前20米也确实走得很直。
可惜,20米之后,她也开始重蹈前面三人的覆辙,走出了一条往右偏移的弧线,直到走出场外。
第二次实验,王涵从出发就开始右偏,最后走了四分之三个圆,一头撞在球场边的架子上——这时她正走在通往起点的路上,只差十多米,她就要完成一个原地打转的标准圆圈了。
为什么蒙上眼睛之后,我们无法直线行走呢?网上传言很多,有说是因为地心引力,有说是因为人腿长短不一。浙江大学共医学系心理学教授王伟认为,信息量减少才是主要原因。
“人在走路的时候,涌入大脑的信息有80%来自于视觉。蒙住眼睛,信息来源骤减,判断就不准确了。动物身上的各种平衡,各种回应,在人身上都不是很明显,包括触觉也不是很明显。”
所以,蝙蝠可以用超声波判断方向,大雁在天空永远向南飞,但是人类却只能用眼睛寻找参照物,保持直行;一旦迷路,失去目标和参照物,原地打转的事情真的会发生。
今晚11:05,打开电视,锁定浙江公共频道,《快报时间》带你看蒙上眼睛,你还能走得多“直”。
闭眼后
人只听左脚使唤
蒙眼为什么不能直线行走呢?四川农业大学生物遗传学讲师田明称,人的左脚主要是起着支撑作用,右脚则是负责保持平衡,一般人走路,以左脚为主轴决定走路方向。因此,闭上眼向前,很难走出直线,往往出现偏移。
志愿者被蒙上了眼睛,信息来源骤减,只能依靠身体的本能判断路线。由于双腿功能不一样,每迈一步都有一定的差异,积累起来就会往一个方向偏,这也是蒙眼不能走直线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