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据央视和《中国日报》微博援引外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0月23日,英国警方在伦敦东部埃塞克斯县一个工业园区的一辆集装箱车上发现了39具尸体。英国警方确认他们都是中国人。警方已经开始调查一个爱尔兰人口贩卖团伙。这篇文章是《环球人物》杂志的一篇老文章,讲述了从福建私渡到英国的非法移民的生活状况。经《环球人物》授权发布。 本文原题《 福建英伦生存记录 》。
文 | 施晓慧(环球人物)
不幸的是,说到英国的福建人,人们首先想到了两起震惊世界的悲剧:2000年6月19日,在英国东南部的多佛港,海关官员在一辆卡车上意外发现了58具尸体,其中大是20多岁的年轻人。经调查,警方证实,他们都来自福建,向蛇头支付了2万英镑的巨额费用。在转移车站的路上,他们躲在封闭的容器里。由于缺氧,除了两个人的幸存,其他人都窒息而死;2004年2月5日晚,英格兰中部莫克姆湾的突然涨潮卷走了23名拾贝者,也是30多岁的年轻人,其中22人是福建的非法偷渡者。
我记得莫克姆湾悲剧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福建同乡协会的创始人陈爱国曾经告诉记者,不要只报道这件事。福建人在英国有很多奋斗的故事。那么,英国有多少福建人呢?他们是怎么来的?如何奋斗?过什么样的生活?记者最近深入生活在各个层次的福建人采访。
“早知这样,什么也不说”
豆腐厂老板阿春是福建人中典型的一个。喝了一瓶酒后,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福建福清人阿春大约378岁。他敢于在中国闯入,开了一家乡镇小企业,后来生意不好,看到别人出国赚钱很漂亮,1995年偷渡到英国。阿春当年的艰辛,阿春还是很激动的。他说,一到英国,蛇头让他们撕掉护照,扔掉所有行李,只背一个黑色垃圾袋,装着一点随身用品。当时什么都不懂,只学英语“中国城”。出门时身上带的2000美元,一路下来,到英国时只剩下1美元。没钱坐车,他一路问“中国城”去伦敦唐人街。
举目无亲,第一晚该住在哪儿都不知道。阿春想用仅有的钱给妈妈打电话,可钱放进公用电话机,还没说话就断了。后来有一个人收留他住了一晚,他至今感激这个人让他落了脚。第二天,这人给了他10英镑,帮他找到一家食品厂做工。
这是阿春在英国的第一份工作——切鸡爪就是把餐厅做成“凤爪”用鸡爪,从中间劈开。他说那一天太辛苦了!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中间只有半个小时的吃饭和休息,每天切7。做了两个星期,他真的受不了了。他手上没力气,脚肿得走不动了。说到这里,阿春红用眼睛摇摇头,然后说:“两周内收到240英镑的工资,交了50英镑的介绍费后,首先要花150英镑买一张手机和电话卡,给妈妈打电话。我在这头哭,妈妈在那头哭。我说,我要回去,否则我会死的。”阿春说:“我知道我在英国做这件事,什么也不说。”后来,阿春辞去了工作,去中餐馆打杂。
当时伦敦的唐人街主要是香港人,因为不懂粤语,在餐馆里打工的福建人不仅工资低,还常挨骂。这一年,阿春一边在餐馆打杂、做搬运,一边拼命学粤语,并苦练大厨手艺。当时,大厨一晚能挣30英镑。
几年后,阿春用积蓄四处借钱,用4万英镑买下了豆腐厂30%的股份。“做豆腐厂,说不出有多少罪。”阿春谈起了自己创业的酸甜苦辣。就在他当小老板上班的第一天,四个工人集体罢工,只想给他一个下马威。阿春偏不相信这个邪,“你不自己做”。他和另一个老板关上门,试图从磨豆子开始。做豆腐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他们只见过他们没有做过。如果他们几次都做不到,他们就会倒下来重新开始。他们辗转反侧了两天一夜,豆腐终于做好了。
豆腐厂有一定规模后,为了开发新产品,阿春跑到曼城当学徒师傅拒绝接受,即使他只工作,不付钱。阿春打扫卫生,埋头工作,终于用勤劳和真诚打动了师傅。当学徒的两个星期里,他白天卖力气给人干活,晚上换上西装住每晚120英镑的宾馆。就这样学会了油豆腐技术。有了豆腐和市场,首先要攻击唐人街的中餐馆。他形容:当时每天说的好话真的比衣服上的针眼多。……
七年过去了,阿春已经有了自己的豆腐厂,日产量从400斤大豆增加到1吨。他还创造了“江南豆腐”品牌,广受欢迎。
现在,阿春已经在英国成为一个家庭,获得了英国国籍和大量资产。他不需要自己做工,而是在发展食品和杂货贸易。热情直率的阿春文化水平不高,不喜欢出现,但愿意做一些实际的事情。他尽力帮助来自英国的新福建人提供食物、住宿甚至车费。
努力工作还债
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遇到了一对来自福建长乐的夫妇。和阿春一样,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意,但与阿春不同,他们没有获得英国身份,这正是他们所期待的。
妻子郑小妹快人快语,她说:“难道不是为了趁年轻为孩子们拼出富裕的日子吗?”他们以前在中国开过两家餐馆,后来买了地皮开汽修厂,但是失败了,欠了几十万的债。他们决定在国外挣钱还债。1996年,郑小妹先来到英国,丈夫吴国贵第二年来了,当时家里有三个孩子,最小的只有4岁。两人偷渡给蛇头50多万元,借2分利的高利贷,加上办厂欠的债约100万元。
背着这么重的债,两个人在英国真的很拼命!郑小姐说,她从来不愿意多花一分钱,每天上下班不坐公交车,来回走两个小时。后来丈夫来了,她找了两份餐厅的工作,一份从中午11点到晚上11点,另一份从晚上11点到凌晨4点。凌晨6点下班回家,睡四五个小时,10点起床上班。这样下去,身体怎么能吃得起呢?她的眼睛红红地拉开衣领,让记者看到她脖子两边都有十几厘米的疤痕。“后来得了一种肿瘤,是手术留下的,都累了。”她颤抖着说,后来丈夫真的看不见了,跑到餐馆辞职。他说:“你不能这样做,要么死!”
吴国贵的脸看起来不太好,话也很少。他说:“我们能开外卖店,全靠运气。”他们在英国银行开立了一个账户,诚实地进入账户。也许银行认为他们信用良好,并在2000年发出贷款通知,贷款3万英镑。虽然11厘米的利息有点高,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可能的机会。他们开了第一家外卖店。
“刚开店的时候,比打工还苦,”吴国贵说,“不知道能不能赚钱。因为是贷款,月利息加保险,赚不赚都要先交银行600英镑。我们两个家庭发菜单。当时没有车。我们买了很多菜,所以我们把两个大袋子系在肩膀上,每天工作156个小时,1点前从来没有睡过。快两年了,餐厅才走上正轨。”三年前,他们又开了第二家外卖店。现在,他们的债务已经还清了,外卖店也做得很好,房子和车也买了,店里还雇了两个帮手。虽然你不必像以前那样累,但你仍然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年只在圣诞节休息365天。
郑小妹说:“现在我只是想要我的孩子,因为英国政府没有批准我们的身份。我们已经等了十多年了。我不能回去看孩子。我的脑海里充满了孩子小时候的印象。有时候我真的很想回去。我不这么做,但我一直觉得我放不下。”
“一上路,就不允许你”
也许我看到了“先行者”在英国打下一片“江山”许多福建人不顾路途的艰辛和磨难,偷渡到英国,从底层的杂工开始。那天,我接到阿春的电话,问我是否愿意见到还在工作的福建人,听听他们偷渡的艰辛这是求之不得的线索,记者欣然前往。
六七名工人都在中国食品加工厂工作。虽然活计不轻,但比阿春的情况好多了。老板不计时,只计件,如果抓紧,八九个小时就能完成,一周工资200英镑。愿意拼一些做第二份工作。他们都住在工厂楼上,单身汉有三四个人一个房间,有两对夫妇,都有小单间。有公厕,可以洗澡。阿春说,这种工作条件比较好。他们都是阿春的同乡,刚到英国就得到了阿春的帮助。
40多岁的老何,收拾得很整齐,头发梳得很时髦。他今年3月才偷渡到英国,在路上走了8个月。记者让他谈谈偷渡的经历。他摇摇头说他不记得了。直到阿春说,我听说有些人在路上喝水。他突然开口:“怎么听说?我只是喝那水!车轮压出的坑,积了一点雨,黄的都是泥汤。没有水喝啊!一个面包要吃几天,睡在地上。”他的路线是俄罗斯—乌克兰—斯洛伐克—捷克—法国—英国。在乌克兰爬山十几天,上下翻了四座山,根本没人烟。他们去年夏天从北京出境时,拿到了俄罗斯的签证,从北京坐火车到俄罗斯,然后坐了油罐车和帆布蓬卡车。为了避开警察,我经常在晚上散步。那种苦真是难以忍受。他说,当他到达俄罗斯时,当他听说他去乌克兰时,他辞职了。他告诉蛇头,我付了2万元回家。但是蛇头不允许,不听就挨打。他说蛇头都是骗人的,一上路就不能让你。
老林是2000年出来的,也是这条路线。因为出发时天气很冷,有很多路段不能走,所以他在路上走了一年。但他一到英国就被警察抓住了。最后,阿春救了他。
高个子小林看上去很时髦,留着染了一半黄色的长发。2002年,他说自己比他们幸运,在路上走了两个月。他先飞到南斯拉夫,再飞到意大利。路上换了几次车,油罐车穿过意大利边境。没想到半路被浙江蛇头截走,与福建蛇头断绝联系,耽误了十几天。释放后,他们非常害怕,躲在树林里,下雨也不敢出去找地方躲雨,所以浇水。出乎意料的是,一大排意大利警察在路边等着。结果又在拘留所关闭了8天。他想在意大利工作,但一个月只能挣两三千元。经过几次辗转,小林从法国乘船到英国。
阿春说,他见过很多刚偷渡的福建人,很惨,每次见到他们,心里都特别难受。当一个村民看到他时,他说他已经20多天没吃饭了。他饿了,吃了草根和树皮。阿春立刻买了两个一斤多的面包,还有肉和可乐,他一口气吃了。有个女孩,出门时还是个女孩,在路上走了三年,到了英国,孩子都生了一个,却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有些人的脚冻伤直到腐烂,得到治疗,最后只能锯掉两条腿。“当年多佛港死亡的58人被新闻报道,大家都知道。不知道路上死了多少人!”小林说,“走着走着走着的人消失是很常见的。”
那他们为什么要冒这个险,遭受这个罪呢?老何说,我弟弟、叔叔、姐夫等十个几个亲戚在英国,看着别人盖新房,羡慕啊!他们不让我出来,说太苦了,但我不相信,等我出来后悔。可已经欠了几十万债,不还怎么回去?小林看着去年刚来的妻子说,连妻子都不相信你。幸运的是,我工作了两年,把钱寄回去,让她直接坐飞机。一直闷头不说话的老林告诉记者,他想让孩子出国留学,半工半读,如果做不到,他也打算回去。在英国挣钱太难了。
阿春红着眼对记者说:“之所以把这些都说出来,是为了让福建人明白,英国不是遍地都是黄金,寄给家乡盖房子的钱都是血汗赚来的。”说最后一句话时,阿春一脸期待,”他说,“能不能有一个合适的办法,让他们合法来,不要再走偷渡的路。”
与偷渡者相比,第一批来英国的福建人是幸运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他们没有被蛇头剥皮,而是用双手打败世界。现在他们都获得了英国国籍或绿卡,全家都在英国。陈成桂就是这样一个人。1990年,他作为工人来到英国,把所有的国内生意都交给了妻子。记者问他:“为何来英国受苦?”他说,“也许是福建人的天性,敢闯,不满足”。现在他有三家外卖店,妻子和三个孩子都来伦敦了。陈成桂作为同乡会现任会长,为福建老乡默默做事,做事沉稳,言辞不好。莫克姆悲剧发生时,他每天在唐人街筹集23万元,为每个受害者的家人汇款1万元。
后记
采访结束后,记者基本上对福建人在英国的情况有了清晰的形象。
如今,英国约有8万福建人,是仅次于香港和广东的英国30-40万华人中最大的群体。最集中的地方是伦敦、曼彻斯特和伯明翰。
福建人在英国历史不长,可分为几个阶段:
1、1990年左右,第一批福建先驱来到英国。他们大多以出国留学或工作的身份合法入境;2、1993年,第一批福建偷渡者进入英国;3、从1995年到2000年,这是偷渡进入英国的高潮。目前,在英国的福建人大多在此期间登陆。由于突如其来的人多,就业机会短缺,出现了混乱。四、2000年多佛悲剧后,偷渡潮逐渐降温。与此同时,英国边境管理得到加强,难民申请也更加困难。五、新的流动方向。一部分拿到合法身份的,开始办家属来英团聚;一部分觉得拿身份无望的,积攒一笔钱后就回国了。
从农村通过蛇头偷渡出来——做中餐馆底层杂工2-3年——大厨3-5年——90%的英国福建人发展模式是外卖店,然后寻求新的发展。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不懂外语,基本生活在福建人的圈子里,但普遍非常肯干、能吃苦。经过多年的发展,福建人大多已经过了做餐馆杂工的阶段。相当一部分进入了收入稳定的厨师阶段。唐人街市场表明,福建人不再是最低工资。据同乡会估计,福建8万人中,近30%的人在外卖店以上。目前,福建人已经掌握了英国三分之二的中餐外卖店,仍在发展中。中国的室内装饰行业主要是福建人,但福建人只是工作,最多是分包项目的小工头。真正的工头是香港或马来西亚的中国人。
摘自《环球人物》 ( 2006-10-01 第十五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