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建城2500多年,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她有许多无尽的故事和秘密。同时,绍兴的历史文化中也有许多疑问和谜团。让我们一起探索。
《兰亭序》真迹下落之谜
回顾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在会稽兰亭曲水边,农历三月初三那天,王羲之邀请了一群名人修炼解厄,写诗,写《兰亭序》,描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场景。后人尊称“书圣”王羲之曾任会稽内史,在绍兴留下了许多遗址和遗迹。为纪念兰亭雅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国内外书坛名家依然齐聚兰亭研讨书学。但被视为王羲之代表作的《兰亭序》的真迹到底在哪里?这仍然是千古之谜。
王羲之也是谁?
“这里有山,茂林修竹;还有清流湍急,映带左右,引以为流杯曲水,排在第二位。虽然没有丝竹管弦的盛开,但一杯一咏就足以畅叙幽情。是日子,天气晴朗,惠风和平。仰望宇宙,俯瞰品类的盛开,游目成怀,足以享受极端的视听娱乐,相信可乐。……”
江南的三月通常是细雨绵绵的雨季,但这一天特别晴朗,风景安静宜人,让学者们诗意兴旺。这是王羲之趁着浓浓的酒意,在纸上自由地写下的句子,即《兰亭序》中的片段。
王羲之(303-361)字少,东晋人,祖居琅琊(今山东临沂),西晋末年南迁后,定居在会稽山阴(今浙绍兴)。王羲之故居位于绍兴市内山脚下的戒珠寺。被后人称作“书圣”王羲之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广采众长,摆脱了汉魏笔风,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兰亭序被誉为代表作“世界第一行书”。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多,还有《十七帖》、《二谢帖》、《黄庭经》等。不幸的是,墨迹现在流传下来,几乎没有晨星。
兰亭序“流传”
《兰亭序》被认为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它的真实故事在哪里?其中一句话是唐太宗,他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东晋以后,《兰亭序》归王羲之七世孙僧智勇所有。他在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新寺和尚剃须出家。临终前,他交给弟子辩护收藏。他辨别人才,就像获得宝藏一样。他在梁上凿了一个黑暗的门槛来珍惜它。
后来,痴迷于王羲之作品的唐太宗知道了《兰亭序》的下落道了《兰亭序》的下落,并多次派人追问和辩护。后来,聪明的小毅去越州施计智取,最终得到了他想要的!据说唐太宗死后,唐高宗根据遗嘱将《兰亭序》储存在玉箱中,埋葬在昭陵。
还有一种说法是,《兰亭序》没有被唐太宗带走,而是被武则天带走了。那么,武则天是把自己的真迹带进坟墓还是传给后人呢?史书没有记载。如果《兰亭序》确实埋在昭陵,或者枕在武则天的头下,那一天又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然而,昭陵曾被温涛偷走,传说《兰亭序》再次流入民间。关于《兰亭序》的传播,有很多民间传说,但没有真正的研究。《兰亭序》真迹的下落真的成了一个谜。
兰亭雅集
自1985年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中国兰亭书法节在绍兴举行。国内外著名书法家齐聚书法圣地兰亭,讨论书法,泼墨。书法节的主要活动也遵循了1000多年前的兰亭优雅收藏。
馆
2015年4月,兰亭博物馆建成开放,投资2.8亿元。兰亭书法博物馆是建设兰亭书法特色城镇的重点项目,旨在将兰亭建设成中国文化高地。
节
第32届兰亭书法节开幕式于2016年4月9日在兰亭景区右军祠举行。除开幕式、曲水流杯外,“兰亭论坛”、除了中日韩国际书艺交流等活动外,本次书法节还安排了西陵印社2016春季书画艺术品拍卖会“古城墨韵”书法主题体验游等活动,在打造书法文化高地的同时,真正使书法节成为全民的节日。
展
2016年农历三月初三,由浙江省博物馆、绍兴汉越堂联合举办的兰亭雅集第1663周年“兰亭的故事——绍兴汉越堂藏兰亭文物展”在省博物馆展出。展览展出了绍兴汉越堂收藏的兰亭文物93件,包括书法、绘画、玉雕、瓷器、现代名人兰亭书法和兰亭工艺品。从民间收藏的角度来看“兰亭文化现象”。
寺
2016年9月,兰亭天章寺遗址开始保护。天章寺是古代兰亭旁的一座重要建筑,建于北宋至道两年(公元996年)。考古学家在2011年至2015年的考古学中发现了金、宋、明等时代的许多遗物。
王羲之兰亭序列现在下落的谜《兰亭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的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写的“世界第一行书”,又称《临河序》、《帖子》、《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东晋永和九年(353)王羲之书,米霏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昭陵殉葬昭陵,有抄本,临本传世"神龙本"最佳。这篇文章的笔主要是中锋,有侧锋,笔画之间的挥之不去,纤细轻盈,或者笔断了,自然,整体布局错落有致,有着无限的魅力"这篇文章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被誉为兰亭序“千古第一行书”,是书圣王羲之的巅峰之作,艺术价值极高,失传千年,令人怀念!据史书记载,《兰亭序》在唐太宗遗诏中明确要求陪葬。换句话说,这个宝宝应该在昭陵。第五代温韬灭绝了人性,挖掘了昭陵,发现了钟友和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并将其传播到了世界上。没有提到兰亭序,导致无头公案。有人说《兰亭序》还在昭陵,可能藏在比较隐秘的地方。温韬形迹匆匆,没有发现真迹;有人说《兰亭序》在乾陵,唐高宗和武则天热爱书画。更何况《兰亭序》早就埋在乾陵了。乾陵还没有被盗,一切只能变成雾花水月,相信有一天乾陵开了,一定会把真相大白,一定会水落石出!
东晋时期着名书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琅琊人(山东临沂),东晋优秀书法家,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楷书师,王羲之楷书师,草书学张芝,也学李斯、蔡勇等,博采众长。他的书法“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给人一种静美的感觉。他的书法圆圆的,凝重的,容易翻成曲,厌倦了用笔,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创造了的书风。他的《兰亭序》最具代表性,创作了自然和风神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东晋穆迪永和九年(公元353年)3月3日,王羲之、谢安等41人在山阴(今浙绍兴)蓝亭举行了独特的诗歌会。一群文人把酒杯放在清流上,让它漂流。谁停在前面,谁就会即兴写诗,否则就会被罚酒。《兰亭序》描述了兰亭周围山水的美丽和聚会的欢乐,表达了作者对生死无常的感受。据说王羲之后来写了几篇文章,都不如第一篇好。他叹了口气:“这神助耳,何武能力致。”
兰亭序列的真迹曾与唐太宗一起被埋葬
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随唐太宗殉葬,知知道它的大小。现在北京故宫收藏的《兰亭序》高24.5厘米,宽69.9厘米。《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
《兰亭序》的真迹第一次被西县带入墓中。《兰亭序》是怎么到达西昙的?原来,习是王羲之的老岳父,也就是说,西昙是王羲之的姐夫。因为这种关系,《兰亭序》落在西昙手里应该不足为奇吧?据说除了《兰亭序》,王羲之的楷书《乐毅论》也是为西昙收藏的。西昙死后,他把《兰亭序》等一批墨宝带进了墓中。
二百年后,南北朝时期,陈霸先建立了陈朝,《兰亭序》等王氏真迹在此再次出现。当时北征军人偷了西昙墓,偷了很多陪葬品,包括王羲之和著名墨宝。盗墓事件发生后,所有这些盗窃行为都被政府没收,秘密不示人。公元565年左右,陈伯茂获得了王羲之的墨宝。但三年后,公元568年底,陈国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陈伯茂在路上被叔叔陈旭谋杀。兰亭序再次从世人面前消失,没有消息。后来不知怎么辗转后,被唐太宗李世民收藏。李世民生前对王羲之的书法赞不绝口,被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勾抄数本,分给亲贵近臣。唐代墨迹的存在“神龙本”最著名的是唐太宗冯承素号金印,故称《兰亭龙本》。这本书抄写精美,笔法、墨气、风格、魅力都体现出来,被公认为最好的抄本。李世民生前遗诏要求死后头枕兰亭序“生则与榻死则同穴”。因此诗人陆游感慨,“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
据《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贞观23年5月26日,李世民“皇帝在含风殿崩溃,年五十三”,同年8月18日,葬于生前创造的陵墓——昭陵。昭陵地宫石门封闭的那一天,是《兰亭序》永别世界的时候。谁知道,大约300年后,由于节奏的原因,温涛偷走了关中十八帝的陵墓,《兰亭序》再次进入了世界的视线,并说出了《兰亭序》真迹之谜。《兰亭序》行书帖体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风神、心怀、情怀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古人称王羲之为行草如王羲之“微风出袖,明月入怀”。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世界第一行书”。
为什么王羲之的兰亭序如此出名
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被称为“世界第一行书”书法作品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用茧纸和鼠须笔与朋友优游后的骄傲之笔。整篇文章28行,324字。它的规则是白色的,完全融合在一起。他的笔和结字更有变化。整篇文章20“之”字,七个“不”字,各有特点而不相同。他可以注意避免“状如算子”、“一字万同”,这种艺术思想非常有价值。《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以致唐太宗李世民得到王羲之《兰亭序》墨迹后,曾命他的臣子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响拓数本,赐给皇太子诸王近臣。当李世民临死时,他必须“兰亭茧纸入昭陵”,用以陪葬。今天人们看到的《兰亭序》,只有冯承素和唐代书和唐代大书法家楚遂良、虞世南的临本。
王羲之十二岁时,父亲教书法,从魏夫人那里学书法。后来,他渡过江北游的名山,看到了李斯和曹喜的书,看到了钟友和蔡勇的书,改变了初学,学习了许多优势,创新了行书和草书。他将前代和当代书法作品中散布的一些用笔和结字的优势融为一体,统一在全新的书法作品中,以笔法为骨干,以魅力为灵魂,精心研究风格,创新。“兼撮众法,备成一家”,汉魏以来一变质朴的书风,成为燕美流变的新体,达到了“古今莫二,贵越群品”的高度,人称之为“书圣”。唐太宗李世民钦佩王羲之的书法,皇宫收藏了3600幅王羲之的真迹。唐太宗李世民钦佩王羲之的书法。皇宫收藏了3600幅王羲之的真迹。唐太宗本人也亲自撰写了王羲之的传说。欣赏他的作品,就像观赏一幅肃穆恬静的山水画卷,就像聆听一阕抑扬缠绵的乐曲,也像在吟诵一页澹远典丽的诗篇,久为后人所称赞。
附:兰亭序释文
永和九年,岁在贵丑。暮春之初,我会去会稽山阴之兰亭修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里有山,茂林修竹。还有清流湍急,映带左右,引以为流杯曲水。其次,虽然没有丝竹管弦的盛开,但一杯一咏就足以畅叙幽情。是日子,天气晴朗,惠风顺畅。宇宙大,俯视品类之盛,游目成怀,足以极视听娱乐,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在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在浪形之外。尽管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它欣于遇见,暂得于自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即将来临。而且累了,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欣喜,俯仰之间,已是陈迹,犹不得不以之兴怀,形势修短随化,终于结束了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看过去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不尝临文哀悼,不能隐喻于怀。固知一死为虚诞,齐彭战为妄作。后来视今,也犹今视昔,悲夫!因此,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然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来的游客也会感受到斯文。
结论:我们现在看到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后人复制的,供我们欣赏和学习。然而,到目前为止,王羲之兰亭序真迹的下落还没有揭开,这仍然是一个困扰我们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