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御猫!故宫里有哪些神奇的动物? 清宫兽谱、鸟谱、海错图
明年是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近日,故宫出版社与中信出版社共同出版《故宫里的博物学》,分别是《故宫里的博物学:给孩子的清宫兽谱》、《故宫里的博物学:给孩子的清宫鸟谱》和《故宫里的博物学:给孩子的清宫海错图》。
作者:陈梦溪
本书以故宫博物院藏《清宫兽谱》、《清宫鸟谱》、《清宫海错图》为基础,从文学、艺术、动物、地理、自然、民俗、历史等方面挑选了120种陆地、天空、水生神奇动物。让孩子大开眼界,充分满足好奇心,掌握自然科学和中国文化知识。
《故宫博物学》蓝本是清代宫廷收藏的动物图集《兽谱》、《鸟谱》、《海错图》。它是中国古代动物物种的巨大传承,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和科技史上很少见。这三本书曾经是最详细、最权威的博物馆图片,由乾隆亲自主持和编写,也是一件很少公开的珍品。乾隆将这三本书代书画的大型录制文献《石渠宝藏》中。
乾隆十五年至乾隆二十六年,乾隆皇帝亲自召集了当时两位重量级宫廷画家余省和张伟邦,共同绘制了《鸟谱》和《兽谱》十多年。乾隆朝对这两本书中动物的所有文字解释“八大臣”联手完成。《鸟谱》是中国古代开页最多的工笔重彩花鸟画册。兽谱以兽为表现对象绘制的图谱,不仅在清代宫廷绘画中独树一帜,在中国历代宫廷和民间绘画中也是前所未有的。在古代绘画史和动物谱志中,它具有独特的开创性意义。
据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馆员袁杰介绍,《兽谱》和《鸟谱》的作者余省出生于康熙31年。常熟人从小就从父亲那里学习绘画,这对花鸟素描很好。后师法宫廷词臣画家蒋廷锡进入宫廷绘画,擅长绘画花鸟虫鱼。他的作品不仅继承了历代素描的传统,而且具有西方绘画的风格,色彩艳丽饱满,空灵高贵。他是乾隆时期的一流画家;张伟邦来自广陵,他在雍正和乾隆时期在宫中工作。他与郎世宁等外国画家一起学习西方绘画技巧,擅长绘画人物、建筑观、花卉、鸟类和动物。他是乾隆时期的二等画家。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李石介绍,《清宫鸟谱》又称《仿蒋廷锡鸟谱》,共12卷,其中1948年第一至4卷被蒋介石国民政府运往台湾省,现保存在台北故宫,第5至12卷收藏在故宫。正是因为《清宫鸟谱》不同于一般的画谱,乾隆皇帝没有把它和蒋的原著放在皇家书房里收藏,而是放在故宫的另一个重要住所重华宫。幸运的是,他在休息时随时阅读和欣赏它。重华宫是乾隆皇帝为重华宫是宿舍,登基后主要用于收藏重要的书法瑰宝。
《海错图》的起源更为传奇。它是由康熙时期的民间博物学大师聂黄制作的。几十年后,他访问了全国各地的河流、海洋和湖泊,并进行了调查和积累。“海错”的“错”,意思是种类繁多。人们在汉代之前使用它“海错”后来,它逐渐成为海洋生物和海鲜的总称。这部书曾消失在民间,后由大太监苏培盛带入宫中,呈现给皇帝。乾隆继位后,非常重视这套书,让人们重新修复、装裱这套相册,经常翻看。
故宫博物院的博物学:儿童清宫兽谱选择了22种神兽,都来自古代传说,如《山海经》、《水经注》、《墨子》、《管子》、《优雅》等,其中许多都是独角兽。独角兽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可能是犀牛,这是一种吉祥的东西,但西方独角兽的形象相对单一,而兽谱中的独角兽有多种形象。
“麒麟,仁兽,麋身,牛尾,马蹄,一角,角端有肉。”麒麟是麋鹿的形状;“像山羊,一角,一神羊,一解。”以山羊身形为山羊;“角瑞,像猪,或云像牛。角在鼻上。出胡林国。”角瑞为猪牛身形;“驳,一个兹白。形如马,白身黑尾,一角,锯牙虎爪,音如鼓,吃虎豹。”驳为马身形;“,一角,青色,重千金,形似犀,也叫沙犀。”犀牛身形;“乘黄,形如狐,背有角,是其首也有角,如林志。”乘黄为狐狸身材。
这六种形式各异,但都是独一无二的。不用说,麒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的重要神兽。汉武帝未央宫有麒麟亭,清代武官服上有麒麟,其次是狮子、豹子和老虎。上古时期尧舜司法官养的神兽,它有着非凡的智慧,能分辨是非曲直,如有恶人歪曲事实,就会用独角顶倒。明清时期的御史等司法官员便戴上了*。虽然反驳像一匹白马,但它以虎豹为食,凶猛而不寻常。罕见的是,它并没有伤害人们的生命,而是为人们吓跑了野兽。在《管子》中,有一个故事来反驳老虎,拯救桓公的生命。乘黄是延缓衰老的神驹,在《山海经》中被称为“乘之寿2000岁”,它还有一个名字“飞黄”,是的,是成语“飞黄腾达”中的“飞黄”便是乘黄。乘黄是《山海经》中的狐狸,但后来逐渐演变成“腾黄”《兽谱》的画家保留了它最初的狐狸形态,变成了马驹形。
在古人的语境中,狮虎豹这三种食肉猛兽的象征意义截然不同。书中写道,豹在《列女传》中“南山之玄豹”隐喻洁身自好的君子归隐修身,而虎是百兽之王,却在文学作品中有负面形象。古在古代被称为“大虫”,《水浒传》中武松打虎,《镜花缘》中也有“斑毛大虫”,大多是伤害人民、人人害怕仇恨的形象。狮子完全不同。虽然舞狮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保留节目,但狮子不是中原本土动物,而是来自印度孟买等亚洲西部和南部地区。东汉时期,大月氏国向汉章帝进贡狮子,汉章帝非常喜欢。随着佛教的引入,人们把狮子当作野兽。渐渐地,狮子变成了吉祥的城镇。宫殿和寺庙前可以看到一对雄伟或天真的石狮。故宫前有两只镀金铜狮。三者在传统文化和文学上有如此巨大的差异,作者猜测可能与人不同,中国古代气候比今天更温暖潮湿,虎从东北到华南分布广泛,数量多,经常与人打交道,伤害牲畜,虽然“百兽之王”,但没有落下好名声。
正如“兽”“鸟”编辑小海说,古代中国人对动物的看法很有趣。他们不重视动物“生物学层面”研究更注重赋予动物文化或社会意义的特征和行为。无论是鸟类、动物还是海洋生物,古人都把比动物本身更多的情感寄托在动物身上,就像善于中国画的画家使用西方绘画的光影技巧一样。这些画作不单是珍贵的生物学资料,更是一面关于历史与文化的多棱镜,多角度透视出古人复杂而有趣的心理。
(原标题: 故宫里的神奇动物)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