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事件
史迪威事件是中美抗日战争后期外交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国民政府就日本作战的战略方针和相关问题发生冲突。美国总统罗斯福应蒋介石的要求,从中国战区召回史迪威,这是史迪威事件的核心。1942年1月,二战反法西斯盟国宣布成立中国战区,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
简介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从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积极支持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使其继续抗战和加强对国民党政府的控制。然而,由于抗日战争中中中国人民革命力量的快速发展,国民党统治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危机日益严重,美国政府非常担心。1942年1月29日,根据蒋介石的要求,美国派史迪威中担任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蒋介石和史迪威在如何看待共产党及其军事问题和争夺军事指挥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冲突。这种冲突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战略以及是否装备了中共军队和租界物资的控制权上,导致江史矛盾不断加剧。1944年10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将史迪威调离回国。
事件背景
1942年1月2日蒋介石允任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后,为尽快实现罗斯福总统所倡议的设立中美英三国政府代表组织——1月4日,他致电美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要求罗斯福总统选拔亲信的高级将领来华。担任中国战区联军司令部参谋部参谋长;美国政府还计划找到一名高级将领到中国协助作战。双方一拍即合,经反复协商选择“想象力丰富,灵活多变,自信心强”美军第三军军长史迪威中将担任此职。
飞赴重庆
1942年1月23日,美国陆军部正式发布史迪威职务新命令。2月11日,史迪威以中国战区指挥部参谋长、中缅印度战区美军总司令、美国援华物资监督、美国政府出席重庆军事会议代表、中国战区与南太平洋战区联络员的多重身份,从美国纽约出发,3月4日抵达重庆。在另一个国家开始了两年零八个月的职业生涯。
产生分歧
1942年3月8日,蒋介石正式任命史迪威为中国战区参谋长,并任命他指挥第五、第六军进入缅甸。然而,在史和蒋开始合作的同时,双方在指挥权、隶属关系和战略战术上开始存在分歧和矛盾。随着缅甸第一次战役的发生和失败,这种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和深化,以至于蒋介石的每一个观点都被史迪威反驳;史迪威也萌芽了“要么让事情自由发展,无视或干涉,要么辞职,离开这里”的想法。
相互指责
1942年6月,美国政府决定将原中国战区、驻扎在印度的美国第十航空队和美国派往中国的A129轻型轰炸机转移到埃及。对于第一次缅甸战役失败、失去西南国际通道的中国政府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也加深了史江之间的矛盾。双方从战略战术上的差异和争论发展到个人性格的相互诽谤和恶毒攻击。蒋介石不仅第一次对史迪威来华工作表示不满,还指出美国政府援助中国的材料不多、不及时的原因是史迪威无法及时向美国政府和军方报告和建议,称史迪威“言行无常,似乎有精神病状态”;史迪威指责蒋介石“顽固、无知、充满偏见和自负的暴君”。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首次萌发“撤换史迪威”在美国,宋子文和美国政府被命令“重新协商参谋长的职权”,同时希望美国“最好主动召回史迪威威”。
矛盾激化
史江之间的矛盾暂时缓解了中美之间的各种调解,特别是罗斯福总统行政助理的个人调解,以及美国对中国援助的增加和中美不平等条约的废除。此后,史迪威投入主要精力在印度和中国云南训练中国军队,并提出了各种建议,如整理军队、清除无能高官、澄清指挥系统;同时,史迪威也超越了意识形态差异,坚持国共抗日政策,主张平行援助国共军队,同时,建议将数十万国民党封锁陕甘宁边境的直系部队用于抗日前线;为了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抗日根据地的真实情况,史迪威还突破了层层阻力,派出了包瑞德上校为延安领导的代号“迪克西使团”延安美军观察组开启了美国政府、军方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先例。史迪威的措施从根本上否定了国民党的传统政策,也坚持了国民党“溶共反共”政策水火不容,导致双方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加剧。
辗转回美
1944年,当国民党正面战场被河南、湖南和广西击败时,当美国政府要求蒋介石赋予史迪威指挥中国军队全权时,蒋介石之间的矛盾总是爆发。美国政府和蒋介石反复协商、争论甚至摊牌。最后,在蒋介石不取代史迪威的威胁下,美国政府从维护美国本身及其与国民政府的关系出发,蒋介石于1944年10月19日致电,同意召回史迪威,另委魏德迈将军为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蒋矛盾以蒋介石的胜利告终。史蒋的矛盾最终以蒋介石的胜利告终。1944年10月21日下午,史迪威离开重庆飞往昆明,转到缅甸和印度回国。他先后担任美国内陆军地面部队司令和太平洋战场美国第十集团军司令。1946年10月12日,他死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