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公子是谁?民国初年,京津沪的上层人士统称当时四位传奇富家子弟为四王孙公子。张伯驹、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也被称为“民国四公子”。
首先,张伯驹是中国最大的收藏家
张伯驹(1898—1982),字家奇,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先生,河南项城人。
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来自河南,河南项城人。据相关资料显示,张镇芳是光绪三十年的进士,袁世凯兄弟的内弟,曾任长芦盐运使、直隶按察使等职。中华民国成立后,他曾任河南省首都,但因镇压白朗起义不利而被免职。1915年,袁世凯成为皇帝。作为规划者之一,他组织了全国请愿联合会的变更,任副会长、登基仪式筹备办公室副主任。
张伯驹天生聪明,7岁入私塾,9岁写诗,享受“神童”之誉。
张伯驹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歌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体的文化奇人。
二、少帅张学良
辽宁省海城人张学良(1901-2001)字汉卿。民国四大美男之一。
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以武勇在乱世之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大军阀。
少帅多次挥兵入关,两次直奉大战成名。
日本人炸死张作霖后,少帅统领东北,与苏军作战,又顶住了日本人的压力,“改旗易帜”。为了保持实力,避免被日军挑起事故“不抵抗”撤离东北,“九·一八”之后和杨虎城将军一起“兵谏”,夏威夷檀香山于2001年以101高寿去世。
张学良是当时花花公子的领头羊,鸦片、可卡因、女明星都不错。
民国四公子:袁世凯次子袁克文为其中之一
民国初年,京津沪的上层人士统称当时四位传奇富家子弟为四王孙公子。张伯驹、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也被称为“民国四公子”。
张伯驹,中国最大的收藏家
张伯驹
张伯驹(1898—1982),字家奇,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先生,河南项城人。他从小天性聪明,7岁进私立学校,9岁写诗,享受“神童”之誉。
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字心安,河南项城人。据相关资料显示,他是光绪三十年的进士,袁世凯兄弟的内弟,曾任长芦盐运使、直隶检察官等职。中华民国成立后,他曾任河南省首都,但因镇压白朗起义不利而被免职。1915年,袁世凯成为皇帝。作为规划者之一,他组织了全国请愿联合会,任副会长、登基仪式筹备办公室副主任。
张伯驹先生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歌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体的文化奇人。
二、少帅张学良
张学良
张学良(1901-2001)字汉卿,辽宁省海城人。中华民国四大美男之一。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是中华民国初年著名的军阀,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东北军阀,有勇气在乱世的秋天。少帅多次挥兵入关,两次直接成名。
日本人炸死张作霖后,少帅统领东北,与苏军作战,又顶住了日本人的压力,“改旗易帜”。当时被称为保存实力,避免被日军挑起事故“不抵抗将军”带领东北军撤离东北,“九·一八”之后和杨虎城将军一起“兵谏”,夏威夷檀香山于2001年以101高寿去世。
民国四公子张伯驹与风华绝代潘素的传奇往事
她曾是苏州名门千金,前清状元宰相潘世恩的后代,原名潘白琴,又名潘慧素。小时候,闺秀的母亲沈桂香聘请名师教她音乐和绘画。因此,她弹得很好,有扎实的绘画技巧。母亲十三岁时病逝,被继母王氏卖到上海妓院。这样冰火两重天的机会,她却拾起无缘无故的忧愁,铺展出别样的洞天。苹果日报主席董桥在《永恒的潘慧素》中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的她:“亭亭玉然地站在一瓶冷梅旁边,长长的黑色旗袍和长长的耳环衬托出中华民国的温柔魅力。流苏帐很暖和,春天转来转去。她几乎能听到北京话,里面有吴音。”
如此迷人的资质,在古代是薛涛一流的,在民国更是当红花魁。她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别号“潘妃”,但她不像别的交际花,接的多是官场客人,她的客人居然是上海白相的二等流氓为主,这些人天天到她家酣畅淋漓地“摆谱儿”,吃“花酒”,她仍然不知所措地自出“堂差”。民国“黑社会”大部分都是文身,潘妃在胳膊上刺了一朵香花。所以,每次想到潘素,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手臂刺花的艳丽奇女人,一个在草丛中游刃有余的场景,一个世俗世界的欢乐和肆意的活泼,一个她置身其中却不沾染半分俗气的玲珑。虽然她的生活经历很痛苦,但她很和谐“红颜薄命”拉不上半分关系,甚至带着违和的喜悦,忍不住抿嘴偷乐。
如果不是张伯驹,潘素活色生香的名妓生涯可能不会这么早结束。这位着名的“民国四公子”其中一个(其他三个是溥仪的兄弟溥侗,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少帅张学良),他的父亲张振芳是袁世凯的表弟,北洋军阀的老将,中国盐业银行的创始人。张伯驹的奇怪,似乎张回体可以尽情享受:伯驹出身豪门,玉树临风,面若旦角,眉如柳叶,一种自然风情,都储存在一双丹凤眼中。也是,贾宝玉的骨子,纳兰容若的脾气,不顾父母的反对,退出军界,厌倦了名声。从此,读书、唱戏、写字、古玩、耽美在名士圈,名副其实是京城大公子。这么一对奇男异女,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张伯驹一见钟情潘素,当场写了副对联: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子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片语解魅力,几句话,将潘素的表情和特长描写得淋漓尽致,赢得了美女的青睐。两人的热恋激怒了与潘素有婚约的国民党中将臧卓,臧卓将潘素软禁在西藏路与汉口路交叉口的一品香酒店。
没想到,情痴张伯驹竟然让朋友买通了臧卓的卫兵,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孤身一人,抢走了潘素。1935年,潘素二十岁,张伯驹三十七岁。从此,两人一生跌宕起伏,形影相伴。婚后,张伯驹发现了潘素的绘画天分,不仅大加赞赏,更是着力栽培。在他的介绍下,21岁时,她正式向著名教师朱德甫学习花鸟画,然后邀请王孟舒、陶心如、齐景喜、张孟佳等教学主任。同时,她还让她向夏仁虎学习古文。夏仁虎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岳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潘素精进迅速。张伯驹带她游览名山大川,从雄浑的自然中寻找艺术灵感,此外,张家丰富的名家真迹,更是她学习的典范。
中国现存最早的水墨画、隋朝展子虔的《春游图》、李白唯一的真迹《上阳台帖》、陆机的《平复帖》、杜牧的《张好诗》、范仲淹的《道服赞》、蔡襄的自书诗册、黄庭坚的草书卷等。潘素自述:“几十年来,没有冬夏,没有南北,总是手不离笔,案不空纸,不知疲倦,整天沉浸在素描中。”张大千夸她的画,“神韵高古,直逼唐人,叫杨升可,不是五代以后就能看到的”。著名文物鉴定家史树青曾为潘素的《西山秋色图》题跋:“慧素生平所作的山水,与南朝张僧友非常相似,遵守谢赫六法论,真是无骨家法。这棵白云红树是当代画家中罕见的作者。”
新中国成立后,她的画作为礼物送给日本皇帝、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老布什等。她已经是现代首屈一指的绿色山水画家了。画就像其他人,潘素的画就像她自己内心的独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原版权,请告知我们,相关内容将尽快删除。
民国四公子:戏说溥侗生活中的几个重头“戏”
溥侗出生于同治十三年,是贝勒载治的第五个儿子,所以有“侗五爷”被称为。载治的生父是易纪,因为道光帝的长子易纬没有后代,载治奉命为继承人。血液上,溥侗是易纪的第一个孙子,易纪是清中期四大书法家之一,所以溥侗是成亲王。
光绪七年后,溥侗被恩封镇国将军奉旨入宫,在书房当光绪伴读。恩封加辅国公衔三十三年光绪。后来,西园先生的棋琴书画经历了史子集。有人认为这和他年轻时一样。“上书房伴读”后来红豆馆主潇洒不羁的游戏生活,有人以为这也和他有关“上书房伴读”的经历有关。看来,成也“上书房伴读”,毁也“上书房伴读”。
细品这个分析,有些道理,“上书房伴读”让他博览群书,打下坚实的汉学基础,但也让他从光绪中知道痛苦生活的可怕,生活在笼子里的悲伤。因此,他成为了家族后裔中最有才华的“顽主”,民国四公子之一。
戏气坏辫子帅
1917年6月30日晚,带领3000名辫子士兵进入北京的张勋和张帅带着几个人敲开了宫殿的大门。根据中华民国和宣统皇帝的协议,除了每年拨打特殊银行外,故宫博物院仍由退位皇帝使用,受中华民国法律保护。因此,即使有遗产官员想见溥仪,也是白天的程仪,晚上从来没有敲门。
然而,太监并没有盘问,于是带领人们来到养心殿,逊帝溥仪早已在养心殿等待,看来这次晋见是提前的“勾通”嗯。第二天,7月1日,张勋穿着军装,带着侍卫再次进入午门。这时,午门已经开了,城头也改变了平日的素淡,装满了龙旗。
北京城一夜暴变,大清复辟,宣统又登上了皇位。用张勋的话说,这叫做“奉还大政”。最热闹的地方是四九城的估衣店。长袍和外套成了热门商品。估衣店无货可卖后,人群涌向寿衣店。原来西装很时髦。有一段时间,长袍和外套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西园先生在家里琢磨戏,接到宫里通知:明天在江西会馆表演大戏,庆祝大清复辟。通知还要求辅国公溥侗上台献艺……溥侗心知肚明,这“通知”绝非溥仪“上谕”,因为按照朝廷的规矩,天皇贵族坐在亭轩里品茶清唱“雅”,如果你真的想在舞台上唱歌,你会失去身份。更何况演戏地点选在江西会馆,而不是宫内漱芳斋,一定是那群人“复辟狂”为拍张勋的“马屁”想出勾当。
张勋来自江西,出身贫寒,从小就投军。勇敢的战斗,根据军事成就的提升,曾经调到北京师傅,为慈禧的胡从,受影响,偏爱京剧。在江西会馆演京剧庆祝张勋“丰功伟绩”,纯粹是投其所好,借机投靠。
溥侗原想一拒,可转念一想,不如唱《千忠》“惨睹”一折,让那些妄想把我当级的鸟人知道,我侗五爷不是省油灯。
下定决心,立即与袁克文商量。袁克文虽然是袁世凯的公子,受到袁世凯最重视,但并不热衷于帝制。他对帝制的厌倦有诗为证。他的诗云:“隙驹留身争一瞬,恐声催梦欲三更。绝岭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高层。”
对父亲复辟帝制还是不满意,现在张勋捧出废帝,自然更嗤之以鼻。听溥侗约他一起演《千忠》“惨睹”一折,立刻明白了它的意思,马上说:“然而,这种怨气恰好出来了。”
“收拾好大地山河包装,四大都是空的。历经渺茫的道路,漠漠平林,筑起高山,滚滚长江。但是看到寒云、惨雾、愁织,我受不了苦雨、苦风和怨恨。雄城壮丽,江山无恙。谁知道我一勺一帽去襄阳?”悲歌苍凉,荡气回肠,真是悲惨而悲惨,唱得泪流满面。
《千忠》是一部著名的悲剧和悲剧,讲述的是明朝朱迪征服南京,建文帝君臣化装一僧,逃离南京奔向襄阳。祖先是由僧而帝,建文帝是由帝而僧,江山易主,腥风血雨,一路见忠臣被杀,人民遭殃,生物涂炭,惨不忍睹……溥侗、袁克文在台上忘形地演,淋漓尽致地唱。台下有人如坐针毡:该唱《大登殿》才对,怎么样?……张勋更是兴冲冲而来,怒冲冲而去。
不要买张宗昌的账
1927年,山东土匪将军张宗昌想过生日。
当时,著名复辟派大员杨度劝袁世凯登基,正在张宗昌手下谋生。他向张宗昌投票,提议请“大腕儿”来济南,在张宗昌大帅府唱会。
这个提议是张宗昌怀孕的中间,所以他准备了足够的光洋,邀请了著名的艺术家,最后邀请了梅兰芳、余叔岩、李万春、程艳秋来济南。“大腕儿”接风宴会上,张宗昌一时兴起,问梅兰芳,民国四公子中袁二、侗五的戏怎么样?
梅兰芳回答说,这两位是专家中的专家,梨园界一直受到尊敬。原来是餐桌上的八卦,问者可能不是故意的,但杨都听到了这些话,忠诚地说:不是袁二,董五吗?拍一张电报,邀请他们来。
袁克文接到电报,与董五爷商量。他们的友谊不浅,在同一个舞台上唱歌是很常见的。但董五爷拒绝了,骂张宗昌:“你是一个土匪将军,一个反复无常的恶棍,有多少阿姨和妻子不知道,现在一个廉价的陈实际上想让爷去支持,爷爷是一个绅士,天堂皇帝贵族,怎么能和你在一起!爷爷不去!爷爷不欣赏你的脸!”
然后,他建议袁克文不要抱着这只臭脚。然而,饱满的男人不知道饥饿的男人饿了。这时,袁克文很穷,羞于对别人说。当他遇到这个机会时,他不想放弃,所以他南下来到济南。至于这次旅行赚了多少钱?一定有很多。只要为张宗昌写一个中堂,他就收到了一千块光洋。
会上,袁克文和程彦秋唱了《钢琴挑》,观众们大饱眼福,张宗昌更加骄傲:袁世凯的公子为我登台唱戏,贺春秋,我张宗昌太有面子了。然而,风景过后是灾难。几个月后,北伐军征服济南,张宗昌成了丧家之犬。北伐军追究起堂会,梅兰芳、余叔岩、李万春、程艳秋等原始演员,以唱戏为生,无可厚非。民国第一罪人袁世凯的公子袁克文成了众矢之的,“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袁二与土匪将军勾搭连环,说明袁二绝非善类”议论盛传。
民国政府发此机会发布通缉令,称袁克文为军阀余罪,甚至他的《环上私乘》也被禁止发行。袁克文独自逃往上海租界。他想起董五爷痛斥张宗昌誓不与之为伍。“道白”,后悔不迭:“侗五爷高明!早知这样,这光洋不挣!”从上海租界到天津租界,1931年去世,才四十多岁。
当然,这不能责怪别人。袁克文的放荡不羁不同于董五爷的潇洒不羁。他抽烟和宿青楼是很常见的。虽然董五爷不同意旧规则和礼仪,但他从不碰烟。袁克文的葬礼成了当时天津的一个奇闻。一时轰动一时,僧侣、道教和帮派组成了葬礼团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许多主动来到青楼的女性。
事后有人为侗五爷鼓掌,说侗五爷有先见之明。侗五爷说实话:“后面的事做梦也没想到,我就是看不起张宗昌的德行,烦了他那号人,不想和他说话。”
民国四公子张学良:虎父犬子近代史第二大败家子
张学良不到三年就被东北三省、热河、蒙古等大片地盘击败,失去了家人...
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民国四公子”之一。1928年6月,父亲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被奉系元老推为首领,担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1930年10月,他与蒋介石作为异性兄弟,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当时,蒋介石是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1936 年12月12 日,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件,扣押蒋介石,请中共代表周恩来协商救国计划。最共抗日等六项协议最终达成。12月25日送蒋介石回南京后京后,被无限期软禁。后移居台北、美国。
第一次败家,1925年11月,郭松岭率领奉军第三军和第四军十余万王牌部队倒戈反奉,由滦州起兵,攻克山海关,夺取绥中、兴城,冲破连山防线,占领锦州,兵临奉天城下。当时张作霖手中无兵无将的大部队都奉命到关内抢底盘,形式十分危险。张作霖活着时,由于张学良的原因,郭松岭差点杀了他的父亲。作为张学良师益友,郭松岭被张学良一手提拔,逐渐成为奉系实力派将领,大权掌握。当时,张学良是两军的军长,郭松岭是副军长。张作林多次提醒儿子不要粗心大意,太信任郭鬼子,周围的顾问一再劝说,张学良充耳不闻。他把军队里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郭松岭,每天都去风月场所,读无数的女人,吃喝嫖赌,精通抽养。张作霖得知郭松岭反水的确定情报后,告诉张学良,张学良不相信。在他去军队的时候,他完全有实力和机会赢得郭松岭。由于他的懦弱,郭以张学良的名义反对张作霖,以张学良的名义鼓舞士气,再次被郭松岭利用。当时的东北将近20年没有战乱之苦,郭松岭发动的这场战争,将近20万大军混战,奉系大伤元气,东北三省生灵涂炭,物价飞涨,张作霖苦心经营多年的大好经济形势毁于一旦。张作霖不得不向日本求助,向日本借兵,欠日本人债,最后在皇姑屯偿还。最后,由于日本的干预,特别是空军部队的轰炸,加上张作霖援军的到来,郭松岭最终失败了。事后气愤的张作霖三次枪毙张学良,少帅坑爹的能力可见一斑。
第二次失败,1905年日俄战争,沙俄战败,东北铁路线长春以南部分割让给日本。长春以北的铁路仍由沙俄控制,即中东铁路。苏联成立后,继承了沙俄在东北的特权。当时苏联很想改善与邻国的关系,多次向张学良示好。张学良欺软怕硬的性格导致他连日击苏,错误估计了苏联的实力,肆无忌惮地挑衅苏联,导致苏联挥师南下,东北军不堪一击,退千里。由于日本的威慑,苏联没有杀死所有人,战胜后也没有新的条件,一切都恢复到了战前的状态。这场战争持续了五个多月,又是生物涂炭,东北父老再次饱尝战火,东北军再次大伤活力。张学良彻底放弃了父联俄罗斯多日制衡日俄的战略。这一事件是蒋介石第一次忽悠张学良,战争前,蒋对张百般承诺,战时无视,隔山观虎斗。最后,江达到了削弱东北军的目的,张学良再次证明了自己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