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十哲:孔子门下最好的十个学生是谁?
孔门十哲是指孔子门下最好的十名学生(子渊、字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
《论语·先进》载,“子曰:‘从陈蔡开始,我就不如门。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治事务: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门十哲 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资料图 图源网络)
1、颜回
(前521~前481),字子渊,鲁国人,小孔子30岁。
孔子最骄傲的弟子,以德行著称,家贫不忧,好学不倦。
孔子赞曰:“贤哉回也!一勺食,一勺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回去好学,不要生气,不要过去。”
颜回大智若愚,“闻一能知十”,孔子是众多弟子中最能理解的,一生追随,不离左右,视师如父。他评论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白尽,四十一岁英年早逝,孔子哭得很痛,痛如丧子,悲呼:“天丧我!天丧我!”
颜回以德行著称 家贫不忧 好学不倦(数据图) 图源网络)
2、闵损
(前536~前487),字钱,鲁国人,小孔子十五岁。以德行著称,深受孔子的赞赏。
幼时遭后母虐待,其父怒而欲将后妻赶走,闵损反为后母求情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他因后母生了两个孩子,后母若被赶走了,两个孩子就没人照顾了。
时人咸称其孝,后世二十四孝故事中亦彰其孝行。闵损守身自爱,“不仕医生,不贪君之禄”,品格很高。
季代派人请他当费邑宰,他却要来人为他婉言推辞,并说,如果你再强邀,我就离开鲁国去汶上。
3、冉耕
(前544~?),字伯牛,鲁国人,小孔子七岁。以德行命名,与颜回、闵损并称,为人端正,善于待人接物。
因恶病早逝,生病时孔子前去探望,自己握手叹了口气:“死了,命了夫!斯人也有斯疾!斯人也有斯疾!”悲伤和遗憾溢于言表。
冉耕与颜回、闵损并称 为人端正 善于待人接物(数据图) 图源网络)
4、冉雍
(前522~前466),字仲弓,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与冉耕同宗,是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后。
曹叔振铎数传冉离,世居“菏泽之阳”。家贫,以牧为业,人称“犁牛氏”。父冉冉离不肖,“贱而恶”。
冉雍曾是季氏私邑的长官,他是政府的长官“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
但是在季氏“仕三月,虽然待以礼貌,但不能尽力而为,不能尽力而为,于是辞职,回到孔子身边。居而以地,行则以游,师文终身”。
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称,孔子对他有好处“雍也能使南面”名誉,即冉雍有帝才,这是对其他弟子从未有过的极高评价。
孔子临终时在弟子面前称赞他:“……贤哉雍也,过人远也。”
所以后人对冉雍的评价很高。
例如荀子在他的《儒效》中,将冉雍与孔子相提并论,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骜不驯,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也是。”
还有孔子卒,害怕失去圣道之传,他和闵子诸贤共有120篇《论语》。还有六篇文章,叫《敬简集》。自从秦火以来,书就不存在了。
后人对冉雍的评价很高(资料图 图源网络)
5、冉求
(前522~?),字有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与冉耕、冉雍同宗,都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又称“三冉”。青年时期曾做过季氏家臣,后随孔子周游列国。
冉求精通六艺,长于政事,深刻谦逊,志在民足,孔子称赞他“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以为之宰也”。
随后,季康子继持国柄,招冉求辅政,孔子欣然说:“鲁人招,非小用之,将大用之。”冉求遂回国为季氏宰。
鲁哀公十一年,齐师伐鲁,兵临城下。
冉求慷慨赴敌,率军击退齐师,立下赫赫战功。战后,季问道:“学吗?”冉求答曰:“学之于孔子”。季氏遂招孔子。
孔子返鲁,冉求侍师殷切,朝政后必上门受教。然而,季氏旅泰山、伐转、用田赋都救不了或反助。孔子骂道:“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冉求也尝婉言以“力不足”对夫子的指控。孔子面折:“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虽然孔子还没听说冉求有闷闷,但师事孔子还是一如既往的恭谨。孔子晚年,序列《易》,删除《诗》《书》,写《春秋》,传道授业。
6、仲由
(前542~前480),字子路,字季路,鲁国人,小孔子九岁。是历史上24个孝子之一,出身寒微,年轻孝顺,百里负米养亲。
勇气好,性直,讲信义,重承诺,有英雄气概。曾暴力孔子,孔子设礼略有诱惑,是儒服委质,因门人请做弟子。后来还是直言不讳的顶撞,是孔门痴儿,孔子容而爱。
自从子路追随左右,没有人敢欺慢孔子,孔子自称“自我得由,恶言不闻耳”。
孔子周游列国时,子路贴身护卫,反复救孔子处于危险之中。孔子真诚地说:“路不行,乘船漂浮在海里。从我们这里,原因是什么?”
孔子曾称赞子路长于政事“千乘之国可以使其赋也”。
后子路是卫国蒲邑宰,治蒲三年,勤政爱民,孔子过蒲,三称其善。卫国政变时,大家都弃主而逃,子路独自一人,最后因寡不敌众,被刀剁成肉酱。
死前犹大:“君子死了,冠不可避免。三军能夺帅,匹夫不能夺志!”孔子闻讯大哀,为此不吃肉糜。
子路(数据图 图源网络)
7、宰予
(前522~前458),字我,又称宰我,鲁国人,小孔子29岁。
孔门十哲之一是孔门十哲之一,因昼睡而不为孔子所喜,骂其说:“颓废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之墙不能砌筑,于给和何朱!”
甚至不无悔地道:“从别人开始,听他们的话,相信他们的行为,现在听他们的话,观察他们的行为。于予和改是。”
事实上,宰予深思好问,有独见,敢犯颜,是孔门弟子中唯一敢正面对孔子学说提出异议的人。
孔子提出居丧三年,宰予反驳道:“三年之丧,期已久。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孔子很难辩解,只有痛苦的指责:“给予不仁也。”孔子曾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人以成仁。”
宰予便向孔子提出了两难假设:“仁者虽然说井有仁,其从之也?”
意思是知道下井会死,到底该舍命救人,还是保全自己。孔子回答:“什么是真的?君子可逝,不可陷;可欺也,不可忽视。”
言下之意,这个问题是在愚弄人。孔子虽然对宰予这个刁钻的学生不满意,但还是毫不犹豫地把他列为自己最骄傲的弟子之一,在言语科排名第一,还在著名的子贡之上。
宰予也钦佩老师:“看夫子,贤于尧,舜远。”
以观于夫子 贤于尧,舜远(资料图图 图源网络)
8、端木赐
(前520~?),字子贡,卫国人,小孔子三十一岁。据说子贡出生时,母亲的梦神给了宝玉,因为它的名字。
子贡生异相,山庭斗口,仪表不凡,天性孝顺,资禀英慧,三岁既知人善恶。
十八岁时,游在鲁,闻孔子在阙里授徒,心偷敬仰,然后执治往见而受业。他谦逊好学,通达敏辩,深受孔子的赞赏“瑚琏之器”。
子贡以言语著称,言辞敏捷,长于外交。齐相田常伐鲁,奉命出使,游说诸侯,存鲁,乱七八糟,破吴,强晋霸越,一举行动五国之政。
孔子周游列国,厄于陈蔡,子贡毅然使楚,吸引救兵,终解陈蔡之围。子贡还擅长理财,做生意,“假则屡中”,家累千金。
每一个使则结司连骑,车仆之盛,拟于王侯,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与国君分庭抗礼。时鲁国大夫孙武赞说:“子贡贤于仲尼。”
子贡谦道:“比如诸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家庭之好。夫子之墙数,不允许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
视孔子如日月,自称不能超越。孔子去世后,子贡独守墓六年,哀悼至极。
吾门有偃 五道其南(资料图 图源网络)
9、言偃
(前506~前443),字游,吴国人,小孔子45岁,是孔门唯一的南方弟子,被称为“南方一人北学中国”。
言偃以文学著称。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士民,国内到处都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赞,曾云:“五门有偃,五道其南。”
意思是我门下有言偃,我的学说才能在南方传播。因此,言偃又被誉为“南方夫子”。
10、卜商
(前507~?),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44岁。
以文学著称,与孔子论《诗》独阐精微,孔子称赞:“商始可与言诗已过。”在孔门弟子中,子夏不像颜回、曾参那一代遵守孔子之道,而是颇具原创精神和异端倾向。
孔子教他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说:“没有欲速,没有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大事不成。”
从孔子的遵守警告中,子夏对正统儒家思想的偏差可以看出。
子夏对“君子”孔子所说的理解和理解“温文尔雅”颇有不同,他说:“君子有三个变化:望之似,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害。”
这不像一个坦荡醇厚的儒家,而是一个心机深沉的法家。
孔子没有后,子夏去鲁至魏,行教于西河,治学严谨,敢于质疑经史谬误。听人说史志说:“晋师伐秦,三猪渡河。”子夏说:“‘三豕’应为‘己亥’之笔误。”
读史志者问诸晋史,果然是“己亥”错误。因此,它在世界上很有名,从学者那里,门下有很多人才,如田子芳、段干木、李悝、吴起、禽滑厘、商鞅等。,他们都在子夏工作的,荀子、李斯、韩非也是他们代代相传的弟子。
西河学派传授儒家经典“六艺”,也是法家政术思想的先驱。子夏操守高迈,言语道:“诸侯之骄我者,我不是臣。医生之骄我者,我不再见。”
魏文侯以师礼之,甚许咨以国政。晚年,因哭子丧明,为曾参所责。孔门弟子之有传世者,以子夏为主。
据说《论语》是子夏与仲弓合写的,《毛诗》也是子夏写的,《诗序》是子夏写的,《仪式》?丧服篇也是子夏写的,《易传》一卷,也是子夏写的。
又有汉人徐防“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他在孔门诸子中的地位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