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包括哪些家?
司马谈列举了六家关于诸子百家的派别分类,“六家之要指的是:‘天下一致百愁,同归而异。“夫阴阳、儒、墨、名、法、德”(《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七略》中的刘欣诸子略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除了小说家不谈,所以被称为“九流十家”。
诸子之所以是政治学派的总称,是因为他们的基本宗旨大多是为君主提供政治策略。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仰必惩;墨家主张爱和爱是一样的;著名艺术家主张尊重燕兵。汉代以后,墨家和著名艺术家成为绝学,农家独立成为一门技术学科,阴阳家演变成一门神秘的手术。因此,儒家、道教和法律只会影响后来统一王朝的政治。
一、道家:
代表:老子、庄子、列子。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
道教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道德家」。这所学校关于春秋末年的老子「道」以理论为基础「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起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倡导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倡导安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之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的派别,有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黄老学派四大名校。
二、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儒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它以春秋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倡导「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一个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自我修养的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育轻刑罚是国家稳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有教无类」,教育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使全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我们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战国时期,儒家分为孟子和荀子八派。
孟子的主要思想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的实施“仁政”,在讨论人性时,他认为人性是善良的,并提出了建议“性善论 ”,与荀子的“性恶论”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三、墨家:
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墨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是墨翟。
这一学派以「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目的。政治上提倡尚贤、尚同和非攻击;经济上提倡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事鬼。同时也提出了「非命」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
墨家组织严密,大部分成员来自社会下层。据说他们都可以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他的徒从事辩护,称「墨辩」;武侠,说「墨侠」;领袖称「巨(钜)子」。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为三派。战国后期,汇合成两成两个分支注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个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四、法家:
代表:韩非、李斯、商鞅。作品:韩非子
由于提倡法治国,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不亲疏,不贵贱,断法」,所以叫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和子产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谨慎等开创了法家学派。战国末期,韩非与商鞅合作「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收集法家思想学说的伟大成就。
这所学校在经济上提倡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作战;政治上提倡废分封、设县、君主专制、势利用,以严刑重法统治;在思想教育方面,提倡禁止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官为师。其理论为君主专制统一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策略。
《汉书·《艺文志》有27篇法家作品,现存近一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五、名家:
代表: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
著名艺术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校之一,因从事辩论名称(名称、概念)真实(事实、真实)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代称为著名艺术家。当时的人被称为「辩者」、「察士」或「名家刑(形)」。惠施和公孙龙是代表。
六、阴阳家:
代表人物:邹衍
阴阳家族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它以提倡阴阳五行理论和解释社会人员而得名。这所学校起源于古代掌管天文历史的统治阶层,代表战国时期的邹燕。
阴阳理论认为,阴阳是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以解释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五行理论认为,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两个定律:相生和相胜(ji),可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根据五行相生相胜的说法,将五行的属性释放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建立新兴统一王朝提供了理论依据。
《汉书·《艺文志》录制了这一派的21种作品,已全部丢失。战国后期的礼记·有人说月令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的一些也是阴阳家的作品,《吕氏春秋》·淮南子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七、纵横家:
代表:苏秦、张仪。创始人:鬼谷子。《战国策》主要言论传播。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期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被列为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等。
战国时期,南北合为纵,西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拒秦,张仪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为秦,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战国时期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影响。
战国策记载了大量的活动。根据汉书·据《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过作品「百七十六家」。
八、杂家:
代表:吕不韦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儒墨兼名法」,「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以艺文志和颜师古笔命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作集。
九、农家:
农民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这个派出来自古代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员。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该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记载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人并耕而食,治疗」,它体现了农民的社会政治理想。还注意记录和总结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其他文章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民的重要信息。
十、小说家:
先秦九流十家之一的小说家,是为了考察民情和习俗,收集民间传说和讨论。·云:「小说家的人流,盖出了仓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所造也。」
十一、兵家。
兵家的重点是指导战争。当他们必须使用武力来实现目标时,他们如何使用武力。创始人是孙武。兵家分为四类:兵权谋家、兵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家。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耀子。虽然每个学说都有异同,但它包含了丰富的简单唯物主义和辩证因素。兵家的实践活动和理论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思想遗产。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传:“贾生年轻,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十二、医家:
代表:扁鹊
从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到公元三世纪中叶,中国医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700多年。中国在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封建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制度的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包括医学的发展,在意识形态和科学文化领域出现了新的形势。医生一般指所有从医的人。
儒家创始人孔子继承了三代中原文化正统,在百家中脱颖而出。因此,儒家理论不仅在百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核心内容,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儒家思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固有价值体系的体现。它已经渗透到传统文化的每一条毛细血管中,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每一个领域。儒家文化的痕迹是无法避免的。
今天,犹不止此。儒家思想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永久的影响(众所周知,日本和“四小龙”倡导儒家思想也是在实现或基本现代化后,为解决现代化带来的信仰危机和道德衰退问题而采取的补救措施。所谓“东南亚文化圈”,基本上是以儒家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模式。它有效地促进了东南亚的社会文明和进步。儒家伦理正在进入西方国家,随着历史的发展。
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仁政”、“不要对别人做任何你不想做的事”的“恕道”;孟子古代民主思想;道教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唯物主义思想;今天兵家的军事思想依然闪耀。便是那“诡辩”中国哲学史上的逻辑名的艺术家也开创了逻辑领域。
我们可以也应该借鉴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激励自己努力工作;借鉴儒家公忠为国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借鉴儒家思想“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培养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也借鉴墨家“兼爱”、“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等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