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帝国灭亡的根源是金融危机
1
明朝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王朝。有趣的是,它的文化与300多年后的中国一脉相承。
明太祖朱元璋白手起家,做乞丐、和尚, 就是没读过经济学,更别说金融了。——美女金融博士应该穿越过去为他做妃子,顺便教他如何治理经济。
布衣皇帝是个经济白痴,剩下的就不谈了,就说他实行的货币政策。
起初,明朝甚至没有货币,只相信食物。可以想象,经济循环的便利性和财政收入支出都非常低效和混乱。后来想出了宝钞这个名堂,这张纸币谈不上国家的信用支持,更不用说黄金为锚了。最初的用法是强迫官员支付工资。这种没有信用基础的纸币在市场上没有人信任,只靠国家暴力。但当时国力的控制在于朝野,却对金融货币的循环无能为力。
人们开始自发地使用白银作为货币。朝廷很生气。严厉的法律禁止了白银货币,但没有用。几十年后,朝野默认白银已成为一种通用货币。朝廷也开始大肆开采白银来丰富国库。然而,明朝的白银产量太低,每年大约有20000银行,而明朝的财政收入每年大约有600万,这远远不够。
然而,尽管明初有海禁政策,但国际贸易一直存在。以王志为代表的海上走私商人和日本贸易,到中后期以菲律宾为基地的西班牙商人、以澳门为基地的葡萄牙商人、以台湾为基地的荷兰商人和以台湾为基地的国家转口贸易,福建广东的出口,形成了当时的全球贸易体系。
由于明朝是一个奇怪的经济体,只出口,基本上不进口,这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集中在白银交换的形式,因此白银净输入(贸易顺差)长期存在。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大多输入日本白银,西班牙人输入墨西哥和秘鲁。明末几百年来,中国大约输入了3亿两白银。(数据可能不同,但我参考了很多研究报告,应该大致相同。)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我们历史书上写的明朝抗日本海盗主要是内战。以王志为首的走私商人与明朝发生了长期纠纷,因此在浙江福建沿海地区与明军发生了武装保卫贸易冲突。在王植的队伍中,有大量的日本浪人跟着吃饭,其实是雇佣军,所以发生了我们历史上记载的抗日场景。然而,王植后来被朝廷诏安诱杀,随后日本贸易发生了一些变化。后来著名的抗清英雄郑成功起家也是海上走私集团。福建人的航海传统一直延续到现代,海峡两岸的海军都是福建人。
明朝的国际贸易积累了数亿两银,但并没有兑换当时欧洲兴起的先进科技,几乎所有的房地产投资都投资了。当年,权贵在江南购买了大量土地,建立了庄园。回到家乡后,他是一个土地丰富的绅士,商人的贸易盈余也以房地产为主要投资方向。我参观了宁波的范佳花园。好家伙,这个院子这个院子的地价至少值20亿元。
在国际贸易中,明朝黄金和白银的比例是6:1,欧洲的比例是20:1,所以欧洲人除了换货之外,还换了很多黄金。就当时的汇率而言,明朝白银的价值逐年贬值,国内通货膨胀日益严重。
张居正改革后,明朝的税法发生了变化,称为鞭法,所有税负都改用白银纳税。最初的税可以用粮食来计量。这给西北、山东、安徽、江南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由于西北地区工商不发达,白银收入不多,当地农民必须卖粮换银。然而,在当时的物流条件下,粮食难以自行运输,当地销售非常便宜,导致大量农民破产、卖儿卖女、抛荒,形成流民。由于工商发达,江南地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不可能纳税。因此,江南土地抛荒严重,导致粮食价格飙升。就像山东菜价8分钱,上海菜价2元,有点像。但不是一个道理,下次再拉这个。
这在明末造成了大饥荒,造成了近40%的人口损失,国际贸易的人口红利消失了。刘易斯当时遇到了明朝。
明末,大量白银沉淀在权贵的口袋里,并合并了大量土地。然而,由于欧洲和日本开始面临硬通货减少,西班牙国王强制切断对中国的贸易。菲律宾屠杀中国商人,葡萄牙也减少了对中国的贸易,王志的死也影响了日本白银的输入。
所以突然,整个大明帝国后期通货紧缩,缩,白银不足。江南的工商业受到严重打击,全国硬通货紧缩。两三年来,粮食价格下跌70%。这是白银和铜币的10倍。如果你不明白,我举个例子,美元下跌了70%,人民币上涨了1000%。
明朝一年的军费约为1600万两银,明末的财政收入大致在这个数字。白银的减少不仅是经济紧缩的问题,也是军队工资短缺的混乱。
清兵入关的边境防线一直给清兵带来沉重的财政压力。这时,朝廷重臣提议减少驿站和公务员。这里的驿站是士兵驻扎的地方。白银支出少了几百二万银子。结果李自成同志从制度上下岗,李自成上山。
因此,明末后期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危机。帝国面临着国际贸易中断、外汇储备突然减少、粮食危机、人口危机、硬通货计价的通货紧缩和本币疯狂扁平引起的恶性通货膨胀,因此人民叛乱和清军队的压力。明帝国没有钱支付国防军事费用,他们知道这个王朝最终无法生存。
2
任何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李自成摧毁了明朝。但这只是一种表象,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它的经济崩溃。明朝经济崩溃的导火索是白银短缺。但白银摧毁了明朝的帝国。
在研究明朝灭亡时,大多数人关注明朝和农民起义后与后金(清朝)的军事斗争,以及明朝内部的激烈党争。忽视了明末白银进口急剧下降的事实。
魏斐德在洪业———清朝开国史开始时,马尼拉的港口档案证实了这一点:1620 年至1660 在此期间,欧洲市场爆发了贸易危机,以西班牙塞维利亚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击。尽管中国离欧洲很远,但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严重影响。在17 世纪20 在欧洲贸易衰退之前,停泊在马尼拉的中国商船每年多达41艘 艘。到1629 年便降为6 艘。此外,随着当时与中亚贸易的萎缩,新大陆输入中国的白银数量大。17 世纪30 年代。白银又开始流入中国,西部新大陆的白银又从海上源运到马尼拉。澳门人把大量日本白银带到广州,而更多的白银从印度的果阿经马六甲海峡流入澳门。但不久,即30 年代末和40 20世纪初,年代初,白银流入两次被严重阻断,是长江下游高度商业化的经济急需更多白银来应对通货膨胀。1634 年后,菲利浦四世采取措施限制船舶从阿卡普尔科出口;1639 在马尼拉,许多中国商人被西班牙人和土著人屠杀;1640 1641年,马六甲落入荷兰人手中,果阿与澳门的联系也被切断。中国白银进口量突然下降。
那么白银进口的突然减少会对明朝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吗?
在普通人眼里,中国古代经济是自给自足的,怎么会因为白银进口的急剧下降而受到重大打击呢?的确,明朝的经济可以自给自足,但致命的是,明朝的货币白银主要依靠进口。 虽然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它不是白银的主要生产国。
万历是中国历史上最热衷于开采金银的皇帝。“无地不开,中使四出。”闹得“群小借势”, 但是万历及其矿业监部门如此努力,最终开采了多少白银? 据载:“从25年到33年,诸当所进矿税银数量和300万”,平均每年20多万, 即使算上宦官贪污的数倍,其开采量也完全无法进口白银。
美国学者魏斐德在他的作品中写道:17 世纪的前30 多年来,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约为25 万至26. 5 万公斤。美国学者艾维四长期从事明清时期白银流入中国的研究。他认为日本白银从1560年到1600年的年平均产量在33750年到48750公斤之间,大部分最终到达中国。也有相当多的白银从南美运来,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菲律宾流入中国的南美白银达到57500-86250公斤。而且,马尼拉不是南美白银进入中国的唯一门户,也有一部分从澳门、台湾、东南亚进入中国。艾维四估计,从阿卡普尔科到马尼拉的白银平均每年143吨,仅1597年就有345吨 。
明朝进口了多少白银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可能获得非常准确的数据.但从上述学者研究的数据来看,明代白银根本不能自给自足,严重依赖进口。一个藏银的国家, 选择其他国家的贵金属白银作为自己的货币, 今天看来, 这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情,把金融命脉委托给别人。
白银的突然减少对明朝经济有多大影响?
明末叶梦珠《阅世篇》卷七《食品一》记载崇祯仁申(1632年)“白米每斗一百二十文,直银一钱,民间已嫌其贵”,十一、二年(1638 - 1639 年)“斗米三百文,计银一钱七八分,知者忧之忧”,十五年(1642 年) 春“值日落的时间,每千值银只有四美分。白米每石文银五两千奇怪”。
顺治三年(1646 年)“斗米几千到千文”,四年(1647 年)“白米每石文银三两。”六年(1649 年)“大熟,糯米每石价止一两,珠米每石九美元,白米每石价一两耳。”也就是说,以铜钱计,崇祯十年米价涨了十倍,银价涨了五倍。鉴于粮食价格是中国物价的基本指数,即使加上战争和灾难性因素,欧洲物价也会同时上涨“三到四倍”更为严重。尤其是白银和铜钱比例的变化。在短短几年内,白银与铜钱的比值波动如此之大,与当时进口白银的突然下降无关。
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写道:明末通货膨胀日益恶化(这里的通货膨胀是针对铜币的),可能是白银进口长期不足的严重后果之一。在长江三角洲等人口密集地区,通货膨胀导致谷价飙升,给当地城市居民带来巨大灾难。在1635 从1640年到1640年,以养蚕为生的人处境更加艰难。由于国际丝绸贸易萎缩,浙江北部的湖州等丝绸产地迅速衰落。与此同时,灾难和疾病一起袭来。从1626 年到1640 年,罕见的自然灾害席卷中国,严重的干旱和洪水接踵而至。饥荒,伴随着蝗灾和天花,导致大量人口死亡。经过这场灾难,晚明人口总数大幅下降。
一些学者甚至建议从1585开始 年到1634 年,中国人口可能会减少40% %。无论如何,中国人口的严重下降与全球经济衰退同时发生。仅这一点便足以使历史学家们相信,中国也被卷入了17 困扰地中海世界的世纪普遍危机。三吴是出口贸易区的中心,也是国赋的重点此时此刻,由于外贸受阻和灾性的荒野,我们仍然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白银流入的好处也大大降低。宋明以来国家财富“取诸东南,西北”传统做法也被挑选战,盖“东墙”已经穷了,怎么补饰?“西墙”? 所以崇祯被困在深宫,整天担心工资。
由此可见,白银进口的突然减少对明朝经济造成了重大打击,严重影响了明朝财政,进一步恶化了明朝财政。然而,白银的突然进口只是明朝经济崩溃的导火索。它只能削弱明朝的财政,打击明朝的经济重地,但这一切都不能崩溃明朝的巨大帝国。毕竟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是在帝国的西北爆发的而不是东南。那么西北农民起义的爆发和白银有什么关系呢?
由于自然灾害、官逼民反、生态环境等诸多原因,西北农民起义爆发。但往往忽视了白银对西北的严重伤害。 明代白银的主体来自南方流人北京师,来自北京师流人东北边防,来自东北回流南方(当然,一路沉淀,成为达官贵人的窖藏)。西北、山东半岛等地处于市场边缘,已成为白银灌溉不到的蛮荒地带。这些地方的资源作为传统的小麦作物区,已经被长期的历史负担所耗尽。西北地区缺乏原棉和生丝,而中国则用丝绸和瓷器代替国外白银。这样,西北就成了白银灌溉不到的地方。实施鞭法后,将国家税收转换为白银征收 。这使得农民陷入了被动屠杀的局面,即使在收获年也不可避免地凶猛:“谷易银是纳粮的必备品。而且开征太早,预向客(商)借,叫揭谷,谷二十开始得银一两;假如期满不偿,则各台远控,拖累无休。浏阳之民折房弃产,常妻卖子,危险” 。“唐宋之季从未尝过丰年卖妻的人。在山东,见登、莱滨海的人多言谷残。处山僻不得银以输官。今天关中,自娜以西至于岐下,那年甚登,谷多,而且人们相比卖妻子……何以故?有谷而无银也,所得非所输也,所求非所出也”( 顾炎武的《亭林文集》)。 丰年都要卖妻子,稍遇灾荒就难以生存。明末农民起义在西北爆发绝非偶然。
白银也导致了明末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许多人把明末的粮食危机归咎于自然灾害,但白银在其中的作用并没有引起重视。追求白银和外向型经济, 它极大地促进了明代经济和生产活动的专业化、商业化、跨国化、 跨区域方向发展, 特别是在江南地区, 如松江地区, 随着国内外对棉布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全日制纺织棉贸易。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但它对国家粮食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
有着“苏杭熟,天下足”江南粮食生产成了问题。17世纪40年代, 即使在收获年份,南直隶(指安徽和江苏, 浙江地区的人们,包括皇帝的家乡),要靠卖生丝、原棉、棉纱、棉布来买粮食, 鞭法实施后, 还要用银缴纳税费和地租, 偿还贷款。这些曾经是自给自足的地区, 突然发现,它的粮食供应必须依赖于跨地区贸易。在交通手段落后的时代, 粮食生产的区域化和市场化很可能导致粮食危机。这样,由于粮食市场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问题被大大放大。市场化最彻底的富裕地区被证明无法抵御粮食危机, 因为这些地区不生产粮食,粮食要跨地区购买, 在粮价腾贵的灾荒时期, 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其中,江南地区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根据黄仁宇提供的信息,1640 年代, 苏州每斤大米的价格上涨到100枚铜币, 大量人饿死, 许多豪宅低价出售,无人问津。
由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明朝东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但也是原来世界粮仓的粮食需要跨地区贸易。这使明朝面临着粮食危机的风险。崇祯年间的自然灾害使粮食危机成为现实。而于此同时白银进口骤然减少,使东南地区的经济遭受重大打击。帝国西北需要用白银纳税,因为长期没有白银灌溉,导致西北农民负担大大增加。最后,以自然灾害为导火索,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同时,帝国的东南和西北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再加上东北后金(清朝)的军事压力,大明帝国终于崩溃了。大量的白银流入给明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给明朝带来了挑战。明朝只是被动地接受了白银的挑战,忽视了货币安全和粮食安全。最后,资本主义的萌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最终帝国崩溃了。
3
万历年间是明朝货币流通的分界线。
元朝时,蒙古人将中原江南的白银带到中亚阿拉伯进行贸易。白银过度流出,使全国贵金属需求极度紧张。这在明朝仍然很严重,所以从洪武时期开始,明朝的银价飙升。
铜币一文不值,导致通货膨胀高,这也导致朱元璋设定的官员工资越往万历年跑,购买力越低。
隆庆年间,海禁开放,明朝有足够的海外白银输入中国。当时明朝流通的白银供应两个地方:日本石头看银山和马尼拉的墨西哥银元。由于明朝国内需求强劲,明朝每年输入的银占全球产量的60%-80%。由于白银供应缓慢,也缓解了当时的通货膨胀问题,商业蓬勃发展。此时也推动了一条鞭法的实施。
【明隆庆元年(1567年)“海禁”解。这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中国历代闭关政策的核心是保存货币。这是由于货币短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正是因为历代政权不得不面对这一矛盾,所以不可避免地会海禁政策。(从这个角度来看,时有海禁是很自然的。)1530年以来,自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美国大规模开采白银并通过菲律宾马尼拉出口中国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对出口和贸易造成的货币损失的担忧不再是主要威胁,货物交换不再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货物和材料的大规模出口换取美国白银货币的时代潮流。—— 一个新的“世界由白银驱动”因之开始。
而这个“新的时代”对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从那时起,中国逐渐结束了商人垄断和窖藏货币的局面,转向了逐渐依靠外国进口货币刺激国内经济的时代。银流入,大刺激货币流通,扩大市场,但也基于同样的原因,从事外贸商人(主要是东南沿海商人)和外国金融垄断,他们的地位不断上升,并开始逐渐取代中国历史和垄断经济(在明朝中期,他们可以强迫打击海盗朱自杀,充分展示其影响政治的能力)。在随后的历史演变中,引进白银和依赖外资的商人逐渐发展成为垄断和支配中国国内经济的主导力量。我们可以说,早在16世纪中叶,中国就是现代的“买办商人”海外金融力量控制中国经济的问题已经开始出现。从明隆庆元年(1567)大规模进口白银,到鸦片战争(1840)大规模外流,大约270年前后。货币金融问题是中国近500年来最关键的问题。中国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非常复杂。由于各种货币体系的长期实施,不同货币之间的转换成为货币史上的一个难题。从历史上看,铜主要用于中国现代银币之前的铸币。汉代以降,铜禁颇严,唐代以降,历代铜禁较多。宋以后,银方才在市场上逐渐采用,自此铜禁渐驰。从魏晋到唐初,世界一片混乱。一般来说,民间贸易的主要货币是布丝,政府也采用布和谷征税。由此可见,白银最终成为主币,是历史上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明朝最终将银作为国家税收和储备货币,原因很复杂,但如果最简要的归纳只不过是两个方面:内部原因,这是因为自明朝早期以来,建立独立合理的货币钞票系统,建立信用货币努力最终失败,从外部原因,由于美国银的发现,使失败变得更快、更彻底。财政铸币权是关系到国家财政和国家主权的核心问题,关系到王朝的兴衰。】
然而,1600年左右发生在欧洲的事情对当时的明朝经济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1600年左右,无敌舰队败,尼德兰80年战争和30年战争爆发。这使得西班牙作为明朝的主要白银来源,不得不将墨西哥银元转回国内支付军费。
与此同时,西班牙在1600年左右的通货膨胀和破产问题非常高,这使得欧洲西班牙银元的购买力远低于明朝。结果是,西班牙必须使用更多的银元来支付他当时需要的费用。明朝的记录也反映了这个问题。1607年以后,马尼拉的银元突然停止,只有银币可以输入。
此后,明朝的通货膨胀问题再次变得严重。再加上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和军事灾害,万历政府最初供应的贵金属供应更加紧张。
白银的突然减少对明朝经济有多大影响?明末叶梦珠所写的《读世篇》·据《食品一》记载,崇祯仁申五年(1632年)“白米每斗一百二十文,直银一钱,民间已经觉得贵了”。十一、十二年“斗米三百文,计银一钱七八分,知者忧之忧”,十五年春“值日落的时候,每千值银只有四分钱。白米每石文银五两千奇怪”。
顺治三年(1646年)“斗米几千到千文”,四年“白米每石文银三两,”六年“大熟,糯米每石价止一两,珠米每石九美元,白米每石价一两耳”。也就是说,如果以铜钱计算,崇祯十年米价涨了10倍,银价涨了5倍。鉴于粮食价格是中国价格的基本指数,即使加上战争和荒野因素,也比欧洲价格上涨的三到四倍更严重,特别是银和铜的比例。在短短几年内,白银与铜钱的比值波动如此之大,与当时进口白银的突然下降无关。
白银短缺也导致了明末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对白银的追求和外向经济极大地促进了明代经济和生产活动的专业化、商业化、跨国、跨区域发展,特别是在江南,如松江。随着国内外对棉布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全日制纺织和棉布贸易。这是一件好事,但它对国家粮食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苏杭熟,天下足”江南粮食生产成了问题。
20世纪40年代,即使是丰年、南直隶,浙江地区的人们也要靠卖生丝、原棉、棉纱、棉布来买粮,“一条鞭”法律实施后,还要用银双方缴纳税款和地租,偿还贷款。在交通手段落后的时代,粮食生产的区域化和市场化很容易引发粮食危机。这样,由于粮食市场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问题被大大放大市场化最彻底的富裕地区根本无法抵御粮食危机,因为这些地区不生产粮食,粮食应该跨地区购买。因此,富裕的江南地区遭受了最严重的打击。1640年左右,苏州每斤大米的价格上涨到100枚铜币,大量人饿死,很多豪宅低价出售,无人问津。
【大明税制下的银本位,意味着一旦白银流入减少,两石大米可以换一两银,现在一两银必须换8石大米。但是明朝政府不收大米,只收白银。即使农民收获丰收,他们得到的大米也不足以支付税负和土地租金。这就是顾炎武在陕西记录的恐怖场景——陕西当年大丰收,但农民还是要卖儿卖女,甚至全家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