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画。但是,这幅画里画外有很多“内涵”,相信知道的人可能不多。其中,画家张择端是否描述了北宋时期“清明节”一直有争议的场景?《清明上河图》到底描绘了吗?“清明节”场景,“七大细节”一起验证!
树色
树色在自然光下,原作中所有的柳枝都是嫩黄中的绿色,即北方清明节的嫩柳初绿。不是秋后的干黄,更不用说夏天的浓绿了。其他树种(槐树、香椿)还没有发芽。这一自然规律铁般地证明,张泽端画的是清明节,这是大师对生活的忠实写照。
杨柳杂花
原卷首,一富户十几人扫墓归来,男主骑马,女主坐轿子,轿子上插着柳枝。这幅画最权威的解释是《东京梦华录》清明节一章,详细描述了北宋汴京的风俗和人情。“凡新坟都用这一天拜扫,都城人出那,……轿子用柳杂花装簇,四垂遮映。”《清明上河图》开卷明确点题——清明节。
杏花枝
城楼内外有卖花枝的小贩,作者在树枝上点了粉色。但由于原创绘画历史悠久,很难看出明清时期的许多模仿书籍都有颜色。
纸马
《东京梦华录》称:“纸马铺在街上堆成楼阁”,原作画约一米处,汴河上街“王家纸马”纸马堆积在门前。
黄胖
黄胖是泥人,在《东京梦华录》清明节一章中说,黄胖是汴京人清明节祭扫所带。 虹桥两端有三个卖黄胖的摊贩,都虔诚地摆在有桌布的桌子上,与馒头或其他东西明显不同。另外,画尾四套粮车拐角处还有一个黄胖摊。显然,作者是为清明节安排的。
扇形祭物
画中有很多人手持扇形,有人以为是炎炎夏日的扇子,其实是用布包成扇形的树枝,而不是葵扇,显然是清明节的祭品。
祭扫
两行想出城的文武官员,以及画中很多骑牲畜和轿子的仆人,都有挑食盒、伞盖和纸马。显然,这些人是去祭扫的,他不能释放。
虽然这部宏伟大片中的许多情节和名品由于历史悠久而无法一一解释,但仅从以上七张图片来看,就足以证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原著描述了从城楼到虹桥附近汴河两岸的所有活动,以上河流为中心,汴京人出郊、市场、扫墓。与这幅画的标题有关“清明”、上河”相吻合。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全图824人物,宽24.8厘米(24.8厘米).8528.7528.7cm(528cm),丝本设色。800多年来,后人对它做了N多项研究,但没有人想过这些人的名字是谁?这幅画为什么会出现?他们都有什么起源?当时在做什么?画外的命运是什么?
所有824个角色都有名字和姓名
围绕这幅画,一位四川作家花了五年时间构思,花了三年时间创作,揭开了一个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和杀局。全图824人,每个人都有名有姓,假装埋伏在舟船车轿、酒馆楼阁中。看似太平盛世,其实杀机四伏。翻开这本书,在小贩的叫卖声中,金、辽、西夏、高丽等国的间谍刺客潜伏在画中,824个人物一个个复活。只有客船穿过虹桥,北宋帝国的灭亡才会拉开序幕。在画面的中央,一艘看似普通的河上,一艘看似普通的客船正要穿过虹桥。因为没有时间降下桅杆,船似乎撞上了虹桥。船很匆忙,岸边大喊大叫。一片混乱,小偷的影子闪过,一阵烟雾袭来。当烟雾散去时,船上出现了24具尸体,每个人都惊呆了……
全图“画眼”是读懂关键
全画最戏剧性“画眼”,河中的客船是画家张择端埋下的线索,从此可以读懂全画的真谛。船正要穿过桥洞,却没有放下桅杆,眼看就要撞了,船上的人才赶紧放下桅杆。看似一时疏忽,实则有意为之。正由于这一危机,将桥头、两岸数百人目光全都聚集到一处。船上正忙着降桅杆,岸边也大喊大叫。岸上、桥上和所有的人都冲向船。汴河两岸、左岸开餐馆的张七郎、餐馆的方静、李夫刘石头、右岸温家茶馆的女雷珠娘、守船的鲁膀子、看茶馆的严老儿似乎都被同一根绳子牵着。绳子一收起,他们都跑到虹桥中央。就像去一件等了很久的大事。
隐藏在图中的神秘人物
虹桥上的一个中年胖子看着河里喊道。他是开封府左军巡逻队长顾震的官员万福。他不知道这艘看似普通的客船将与宋朝的生死有关。他还将跟随顾震卷入一场幽深险恶的巨案。一个穿着灰色衣服的中年男子骑着驴上桥。他是北京鱼业的主管,名叫蒋伟,人称“蒋鱼头”。他环顾四周,急急忙忙地寻找一个引发汴京经济危机的人。桥南的第一个后代,名叫牛小武,正要去城里卖奶酪和鱼,但我不知道有人把一件东西藏在他的篮子里,这个小物件会把宋朝的国家倾倒。
此时,北宋帝国早已阴云密布,金辽虎视眈眈,方腊在南方造反。屈服多年的高丽国准备搬家,各方势力紧张。军队聚集在各地,精作细作、秘密探索和杀手早已埋伏在汴京各地。化名魏迁的大辽间谍在茶馆埋伏了两年,西夏间谍李胜在另一艘客船上焦急等待消息,而高丽密则混在人群中谋划阴谋。此时此刻,所有人都明白,一旦虹桥下的大事发生,北宋帝国灭亡的帷幕就会开始……
由于金国的入侵,汴河的大火三天没有熄灭,北宋的繁荣一夜之间就消失了。然而,没过多久,图中824个人物就分开了。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同一天消失了,一些人死于后来的战争,另一些人活了下来,但他们不禁卷入了汹涌的历史波涛。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著名的张择端画,大家都很熟悉。日前,云南大学教授苏升乾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讲述了《清明上河读宋史》,引起了人们对《清明上河图》的再次好奇和对张择端生存时代的关注。
张择端的原著是哪幅《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已经在金代了“争相收藏”,所以历代的“山寨版”不在少数。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就是画卷后面杨准的跋文中提到的装裱师傅以仿本偷梁换柱。由于元代统治者的书画鉴赏能力弱于宋、金,这幅画只放在秘书监里。后来,一位装裱师用临摹本代替真迹,将《清明上河图》偷出宫外。
两人转手后,落入住在北京的江西人杨准手中。画完之后,杨准得回到家乡重新安装了这幅画,并在画后写了一篇长篇文章,记录了这幅画的经历。因此,元朝宫廷中的装裱大师至少是早期山寨版的作者之一。到了明朝,《清明上河图》已经在民间收藏了近200年。人们听说过这部著名的作品,很少见到它,所以他们猜测模仿得更多。
雍正年间,乾隆皇帝与硕宝亲王鸿历,即乾隆皇帝,曾获得与《清明上河图》原著相近的仿品。鸿历虽然写诗水平不高,但在文物鉴赏方面造诣颇深。他觉得画虽然很大气,但前后衔接不是很顺畅,细节动态上也有一些美中不足。于是他决定再造一幅更完美的《清明上河图》。
他组织了五位画家复制和创新这幅画。新的《清明上河图》画面清晰多彩,画面结构与一些人物的姿态与原著相似。据推测,画家们提前看到了类似原著的副本。这幅画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被称为“清院本”。
清院本的篇幅比真院本长近一半,人物多,街道复杂。而且因为画的时间离现在比较近,颜色也比较艳丽,看起来很舒服。然而,就在新的《清明上河图》画完几十年后,嘉庆皇帝通过抄家获得了张择端珍本的《清明上河图》。嘉庆邀请太上皇乾隆,爷爷一眼就明白了。这是真的。
然而,由于面子的原因,他们中没有人再提到临摹本《清明上河图》。幸运的是,他们正在为宫廷保存历代书画编辑目录,并将其命名为石渠宝藏,因此他们在张择端真迹画卷的开头盖上“石渠宝笈”和“宝笈三编”两个印章给了真迹一个正式的名字。所以今天故宫博物院藏本的《清明上河图》也叫“石渠宝集三编本”,被专家认定为张择端原作。
图是春天还是秋天?
从《清明上河图》的卷首开始,画中的树木枝叶稀疏,画中的人主要穿长袖衣服。只有少数工人和路人穿短袖或把衣服缠在腰上。那么张择端是早春还是晚秋呢?对这个问题有三种看法。
南宋孟元老写了一本《东京梦华录》,回忆起徽宗时期汴京的繁华景象。研究人员通过比较《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来寻找答案。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这是与清明相关的早春。第一个原因是联系清明节;第二,说进城的轿子上插着花,和《东京梦华录》中关于清明郊归来的事情有关“轿子是杨柳杂花的顶部”记录一致;三是有卖祭品的“王家纸马”商店;四是早春树木萧条的一部分。
目前,一些研究人员主张画中描绘的秋景。第一个原因是画卷右边有驴子扛着10篮木炭。当时汴京以烧煤为主,临近冬天才准备烧木炭。《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开始“加热炉炭,加热炉会也将酒放在窗帘前”;二是画面上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东京梦华录》二字:“中秋节前,所有的商店都卖新酒……市人争饮”;第三,画面气候还是很热的,街上有卖西瓜的。
还有很多人在画中拿扇子。宋朝的人春夏秋冬都带扇子。这个扇子不是风扇,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看熟人,用扇子遮住脸,说明我还有事,别打招呼。“便面”。但扇子并不意味着它是秋天。
第三种观点认为,画中既有春景,也有秋景,因为张择端创作的时间历经前后几年,开始画春天,画到秋天。解释一下这个问题:根据气象资料,张择端在北宋末年创作了这幅画,正好赶上了气候的暖冷波动。隋朝至北宋,有400多年的温暖期,当时浙江地区还有甘蔗种植,开封常常一冬无雪。至北宋末年,气候由暖转冷。因此,张择端作品中的冷暖矛盾正好证明了这一段的气候变化。
宋徽宗题名《清明上河图》是什么意思?
这个谜首先涉及“清明”是什么意思?宋徽宗的题名来自后汉书·班彪传》,“清明之世”指东汉光武帝年间。当时,经过西汉末年的衰落和绿林赤眉战争,社会逐渐稳定,生产恢复,各方面充满活力。因此,宋徽宗将自己治下的汴京比作光武中兴、太平盛世,这是自我表扬。当然,在景物描写的清明时节,也有一语双关的效果。
“上河”什么意思?我认为“上”是方位词。当时开封市人口近百万,100多万斤口粮由汴河、蔡河运输,从苏州等主产区运输。所以说“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条河对汴京的社会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汴河居北,位于地图上,故称上河。因此,这幅画描绘了清明盛世上河的风景,与扫墓无直接关系。
现存的张择端原作是否完整?
后明代李东阳的跋文中提到:“图高不满尺,长二丈奇怪”,还说徽宗的题词和双龙小印。现在前段已经丢了。所以很多专家推测,清明上河图后面还有一段,一直画到皇城内的金明池。因为明朝以来很多仿品都画到了金明池。那么,现有的画面完整吗?
我认为这幅画是完整的。其一,“长二丈有奇”指整个卷轴。前面丢失的徽宗题字加卷后,符合这个尺寸。其次,在卷后跋文中,对画面内容的描述较多,但金明池等宫中景色无一提及。三是分析画面结构。如果把画分成三等分,你会发现它可以成为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每个部分的中线都有一个中心故事情节。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驴子受惊”,第二部分是“两船碰头”,第三部分是“行人被撞”。
三部分完成后,画面进入六品以上官员“乌头门”在住宅区,我想一个是深宅院,人员不多,另一个容易涉及官员隐私,所以从上到下用树枝画,形成分界。画展现出明显的节奏,有始有终,意犹未尽。我认为这幅画是完整的。特别是元代杨准在画卷后面的跋文,介绍了画面的内容,以及我们现在看到的前代跋文和小诗。此外,杨准跋的文章一再强调,这幅画没有损坏或丢失。
这幅画是汴京的哪一段?
对于这个问题,喜欢更严肃的日本专家真的检查了当年的开封地图,说他们找不到这幅画。一些研究人员绘制了一张平面图,将其连接到汴京外城的东南角,无缘无故地为汴京开设了一张平面图“东便门”。我认为作者选择了开封东南的几个观察点,将几个片段剪辑在一起,然后进行艺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