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

2022-09-27 12:39:41 作者:差一点成了帅锅
导读:《攀登者》人物原型王富洲 1960年与1975年攀登珠峰真实事件,电影《攀登者》正在上映。这部电影改编自中国1960年和1975年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真实事件。在艰苦的条件下,第一代和第二代登山者让五...
攀登者 原型故事是什么

电影《攀登者》正在上映。这部电影改编自中国1960年和1975年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真实事件。在艰苦的条件下,第一代和第二代登山者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的顶端。吴京扮演的登山队队长方五洲的原型是王富洲。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也是中国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

这位登山英雄来自河南。1935年,他出生在周口西华县址坊镇南流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斯人死了,精神永存。近日,郑报全媒体记者走访了王富洲的故乡及其中学,追求登山英雄的成长足迹。

王富洲(中)与队友贡布、屈银华合影(资料图片)

郑州晚报 刊发专题报道淮中校友王富洲

经历了两次艰难险阻,珠穆朗玛峰登顶,国争光

1960年3月,新中国第一支登山队来到了珠峰脚下。经过3次适应性行军,在第四次行军时突击主峰。5月25日,历经千难万险,王富洲和两名队友于凌晨4时20分登顶,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之巅,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

这次成功登顶震惊了世界,为国家赢得了荣耀。不幸的是,根据国际惯例,需要在峰值上留下360度的图像数据,但在清晨登顶,拍摄条件不好,没有留下图像,因此没有得到世界的认可。这就是为什么它在1975年再次达到顶峰。在两次峰值中,王富洲第一次是临时队长,第二次是直接参与组织领导工作。

早年,王富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参加登山队是为了完成国家交办的任务。那时,我必须登上顶峰,树立雄心壮志,不踩珠穆朗玛峰。”

王富洲当时是这样感慨的:“1960年是中国最困难的时期。我们首次成功征服珠穆朗玛峰,肩负着党和国家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当时,中国人民首次征服珠穆朗玛峰的壮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克服困难的士气。”

电影《攀登者》讲述了这两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故事。

登山英雄在学前没有爬过山

10月初,豫东平原充满了丰收后的喜悦。秋雨过后,许多人在田里忙碌起来,开始为新一季的庄稼种植做准备。

“说起我们村的王富洲,十里八乡几乎不知道。”址坊镇南流村党支部书记王金超在向记者讲述王富洲的故事时,眼里充满了骄傲。

“王富洲是南流村的土生土长的人,在他考上大学去北京之前,一直住在我们村。”据王进超介绍,王富洲兄弟姐妹四人,他排名第二,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

村子中间有一个破旧的庭院,是王富洲家的老房子。平时老房子里没人住,王富洲老家的亲戚住在镇上。

王新乾老人回忆起王富洲的童年

“富洲哥比我大5岁,小时候他就是‘孩子王’,我经常跟在他后面玩,俺这个村头就是沙河,他身体好啊,从家一口气跑到沙河边,100多米宽的河面,一下游两个来回!”79岁的村民王新乾回忆起童年与王富洲玩耍的往事,仿佛突然回到了童年。

“我们这儿没有山,他小时候从没有爬过山,后来才知道他去当登山运动员了。”王新乾笑着说。

村民们回忆说,1952年,王富洲在离家70多公里的淮阳中学学习时,父亲不幸去世,从此与母亲相依为命。

每次他的朋友谈论未来的出路,他都会说:“我必须上大学,只有上大学才能成为国家的支柱。”

王富洲于1954年被北京地质学院录取。大学毕业四年后,他被调到国家登山队担任职业登山运动员,同年成功登上苏联7134米的列宁峰。后来,他和队友们一起完成了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每次回老家,最喜欢黑菜叶子面条

王富洲成名后,从未忘记抚养家乡。弟媳李淑莲和侄子王秋生是王富洲目前在家乡的亲戚。“都知道我婆家大哥是个登山英雄,但是他每次回到老家,我感觉他就是南流村的一个普通人,这么多年都没变过!”李淑莲说。

在王富洲的老房子里,侄子王秋生看着王富洲的铜像,回忆说,每次他回到家乡,他都会住在大厅的西屋里,换上以前的粗布衣服。他喜欢吃自己的黑菜叶面和辣椒芝麻盐。当他回到北京时,他不得不带一罐家乡的小吃。

“当我叔叔回来时,他很少提到他的登山,更多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当我的祖母和父亲都活着的时候,他经常回到家乡,住在这所老房子里。当我父亲病得很重时,他从北京回来陪他完成最后一次旅行。”说起秋生谈到他的叔叔时,他的眼睛里充满了钦佩。

“我们组织村里的一些党员和群众观看电影《攀登者》,带领村民认真学习王富洲精神,村里也在考虑建设‘王富洲故居’,希望把英雄事迹和精神永久流传下去。”王进超说。

读过的中学设“富洲班”继承登山精神

王富洲一直关心家乡的村民,培养母校。村民们告诉从1979年到1989年,他两次回到南流村小学,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村里的孩子们报告,鼓励他们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支柱。“人山人海。几个村庄的人来学校听报告。富洲叔叔谈到了他的登山过程。我们热血沸腾。许多学生回来后写作文,想成为富洲王的英雄。”还在读小学的王进超回忆说。

淮阳中学也多次回到王富洲。淮阳中学高级教师、文史员李涛表示,1989年4月,时任中国国际体育旅行社总经理的王福州和国家体育委员会副主任的庄泽东回到淮阳中学。他的到来在学校掀起了学习登山英雄的热潮。淮阳中学高中也于2011年成立“富洲班”,先进班级以王富洲的名字命名,直接激励学生。

“学生们为进入富洲班感到自豪。作为我们的优秀校友,王富洲为学生们树立了壮丽生活的榜样。我们还引导孩子们在日常教学中学习富洲精神,不怕困难,勇敢地攀登高峰。”淮阳中学富洲班主任晋普告诉记者。

多年后,王富洲(右)与贡布、屈银华再次相遇(数据图片)

2013年10月,在淮阳中学庆典期间,王福州再次回到母校,捐赠了11件珍贵的登山纪念品,包括世界上第一次从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运动员希拉里送给他的新西兰羊毛肩。现在,这些礼物展示在淮阳中学历史博物馆王福州纪念展台上,激励几代学生。

2015年7月,80岁的王富洲在北京去世后,新华社发布了体育专电,引起了中国登山协会的赞誉,“以王富洲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登山者创造的登山精神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成为全国人民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动力源泉”。

女儿:“无我”是父亲王富洲一生的信念

“我父亲很少在家人面前谈论他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事情。他更强调荣誉是团队的。事实上,我听他说了很多队友的故事。”王富洲的女儿王毅回忆起父亲时对记者说。

王毅从父亲那里得知了攀登珠穆朗玛峰时的一些细节。例如,当他爬上接近顶峰的最后一道屏障第二步时,消防队员刘连满建议搭建它“人梯”,刘连满未能登顶。他把队友留给他救命的氧气瓶留给了胜利归来的战友……

此外,王富洲担任临时突击队队长,在珠穆朗玛峰8700米处召开临时会议。第一个决定是留住熟练但体力不足的同志刘连满。第二个决定是决定继续攀登。王富洲说:“登顶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必须完成!”

“父亲常说的一句话是,当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必须完成国家给我的任务!”王毅说。

“我认为父亲最有价值的是坚持信念。他的信念是‘无我’,上大学的时候,他需要在饭缸上写个名字来辨认。他不想写‘王富洲’想了想三个字,既然不写自己的名字,那就不是了‘无我’吗?于是我写了这两个字。后来,‘无我’这已经成为他的信念,包括成功登山后的名誉和地位,他一直强调这是一种集体信用,不想提及太多的个人。”

“生活在父亲身边,与英雄中国登山队密切接触,他们刻苦训练,团结战斗,无私无私,勇于攀登,创造了中国登山精神的中国特色,五星红旗反映了他们的斗争,他们的精神激励和影响我选择自己的生活目标,努力实现。”王毅说,他父亲80年的生活继承了河南人民的朴素。父亲一生忠诚真诚,无怨无悔,先人后人,知足感恩。这些人性的光辉是她一生中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来源:郑州晚报、和讯网、郑州电台新闻客户端“会面”

电影攀登者故事历史背景 攀登者吴京张译人物原型是谁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