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视障女孩考研,不要以“不具备条件”一拒了之
“不具备条件”?然后尽快弥补债务。
▲2017年,吴晓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录取。
视障女孩吴年研究生报考截止日期还有不到48个小时,视障女孩吴还没有确定报考哪所学校。
24岁的吴晓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大四学生,也是陕西省第一位使用盲文试卷的高考生。今年9月15日,她打算报考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多次致电招生办和心理学院沟通。10月22日,学校相关负责人明确回复“不能报考”,理由是“没有条件提供便利”。一些法人认为这是非法的。
为了保护残疾人的教育权,许多大学都有历史债务
近年来,涉案学校的回应显然没有保障残疾人平等受教育权的善意——吴晓能够参加高考,进入大学是我国促进高考公平、保障残疾人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结果。而她目前在考研时所遇到的“拒招”问题表明,为所有学生推进考试公平和录取公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平心而论,陕西师范大学给出了吴晓不能报考的建议“没有条件提供便利”,也许不是托辞,确实有些限制。
但从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出发,高校不应简单拒绝招收盲人和视障考生,而应建设便于残疾人学习和生活的设施,配备相应的教师,使残疾人享有平等的考试和录取权。
客观地说,中国在保障残疾人平等受教育权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从吴晓等残疾人的经验来看,由于各种原因被拒绝的现状并没有反映出一所学校所面临的尴尬。这也提醒尽快弥补这方面的历史投资债务,促进无障碍校园建设。
这确实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知道,在2014年之前,盲人考生甚至不能参加高考。当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4年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盲人参加考试时,应向盲人考生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专人协助。”之后,第一份盲文高考试卷诞生后。截至2020年,北京、上海、山西、辽宁、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东、西藏、陕西、宁夏等13个省(区、市)为35名盲人考生提供了盲文试卷。
盲人考生平等参加高考后,能接受盲人考生的高校非常有限,一度引起社会关注。起初,只有少数有限的高校能够为盲人考生提供学习和生活条件。即使盲人考生得分很高,他们也只能申请这些学校,这导致盲人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后,虽然有大学可读,但他们没有权利像其他普通考生一样选择许多大学。
根本原因是许多大学很难接受盲人候选人。以吴晓的经验为例,她进入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属于特殊教育学院,有残疾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条件。研究生入学考试申请学校,目前没有相应的安全设施。这与盲人考生申请大学入学考试的限制是一样的。
▲2017年高考结束后,吴为陕西省唯一使用盲文试卷的考生,被多家媒体报道。
无障碍校园建设应纳入教育总体发展规划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如何面对这些实际困难也反映了大学的不同想法。简单而粗糙的处理方法是拒绝;相形之下,面对问题,加强无障碍校园建设,是更能突出大学精神的方式。
例如,2015年,武汉理工大学招收了第一名盲人考生。学校余家头校区在学校五个食堂设立了专门的残疾人座位,确保行动不便的残疾学生能够在食堂人流高峰期顺利找到餐桌;还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残疾人联合会,从教育、就业、生活等方面建立了援助机制。
陕西师范大学工作人员虽然拿出了《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但为了拒绝招生——视力矫正不适合4.8以下的应用心理学等专业,但正如法人所说,这是站不住脚的——该文件明确强调,这部分内容供考生在报考专业志愿时参考。学校不得拒绝录取符合相关要求的考生。
因此,为了保证盲人学生平等的考试和入学权利,首先是概念问题——进入高等教育普及时代后,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精英”残疾人也应具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二是解决实际投资保障问题。
这也提示我们,真正践行教育公平的理念,就应该同时把建设无障碍校园,纳入教育的整体发展规划,保障建设无障碍校园的资金。
回到这件事上,我希望相关大学能以解决这个问题为起点,促进无障碍校园建设,为残疾人提供研究生教育,弥补历史债务,树立学校的新形象——作为一所师范院校,不妨积极树立保障残疾人平等受教育权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