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一家长称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使得自己承担了老师应负的责任和工作,大呼“我退出父母群怎么了?”。家长群中的问题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
其实老师的压力也不小。本该是家校沟通桥梁的家长群,无形中变成了“压力群”。
压垮成年人只需要一个家长群是怎么回事? 有必要存在父母吗?
本来家长群是为了方便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后来演变成了“夸夸群”。
为了在老师面前给孩子留下好印象,家长们开始了表扬和感恩的模式。甚至会出现在小组中。“争宠”、炫富、争吵、虐等行为……
因此,家长群也开始慢慢变味。
不仅家长抱怨,老师对家长群也有很多不满。
有老师甚至感慨:自从进入微信群,每天都是家长会!
有必要存在父母吗?
家长群体有其自身的意义。它是学校、教师和家长同步重要信息、友好协商、共同工作、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的地方。
然而,家长群体不应该成为压力群体,也不应该成为家长向老师奉献的地方,也不应该是家长和家长、家长和老师互相假装B、炫 有钱、攀比、撕B的地方不应该是聊天吹水的地方,也不应该是老师班主任给学生家长发号施令、任意布置各种乱七八糟任务的地方。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老师懒。家庭和学校教师对儿童教育承担主要责任,但分工不同。
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主要依靠学校和学校教师,学生的生活和道德教育主要依靠家长。
家长不能把责任推给学校老师,学校老师也不能把责任推给家长。
学校教师有责任纠正学生的家庭作业,教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指导学生在学校的言行,组织学生的学校活动,不能让家长工作,家长应该帮助学校和老师完成孩子的教育工作,但不应该让家长做老师应该做的工作。
如何还原家长群?“本来模样”?
为了避免家长和老师的双重痛苦。许多地方学校开始“自立规矩”。
比如班主任在群里规定,群里只发学校公告和班级通知,绝不讨论个别学生的情况。
明确禁止家长批改作业
10月26日,太原教育局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本意见共有20项重点措施,全面规范中小学生家庭作业管理,促进课外托管服务,促进教师回归教学教育,推进教育管理机制改革。
在20项措施中,有8项规范了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管理。明确指出,严禁家长批改作业、打扫教室、大拇指转发各种信息等。
事实上,家长组本身只是服务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之一,但这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学校也在探索,如使用企业微信向家长微信发送通知,避免接收过多的信息端口。
但无论如何,家长和学校都应该互相理解。毕竟,教育离不开两者的密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