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04岁开国少将杨思禄,原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
本报记者从杨思禄将军亲友处获悉,2020年11月18日上午,开国少将、福州军区前空军司令员、前空军顾问杨思禄同志在北京去世,享年104岁。
杨思禄,开国少将杨思禄去世 老红军可以开超音速战斗机
根据中国军网提供的简历,杨思禄出生于1916年,1933年入党,同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然后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期间,杨思禄任排长、代连长、副营长、营政教官、营长、团长。
解放战争期间,杨思禄任旅长、副司令员、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思禄担任航空学校参谋长、副校长、航空师、航空学校校长、副军长、军长、兰空副司令员、福空司令员、空军顾问。
他于1987年3月离休。
1955年,杨思禄被授予空军大学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中国军网这样介绍杨思禄将军:在经历过长征的将军中,当年有一位“红小鬼”,从害怕敌机、仇恨敌机到驾驶飞机,然后参与新中国人民空军的建立,不仅飞行了一批鹰,还学会了飞行改装多型喷气飞机,成为老红军为数不多的能驾驶超音速战斗机的飞行员之一。
杨思禄的女儿杨争着有一本书《轻声细诉》,从独特的角度回顾了父亲的革命生涯。
1933年12月,敌人以三师兵力向少共国际师发动进攻。
战斗结束时,被打败的敌人突然派飞机轰炸和射击红军阵地,瞬间伤亡100多人。
轰炸中,少共国际师师长吴高群头部和腰部受重伤牺牲。
1934年4月27日,在江西广昌的防守战中,杨思禄和战友一上战场就被敌机轰炸。在进入阵地之前,前面的公司被炸死并伤害了几十人。
战争还没打,突然在眼皮底下炸死了那么多战友。
能不刻骨铭心?能不恨敌机?!深深的仇恨,他不怕拿着梭镖和敌人干活,甚至还交了一把枪。
1934年10月17日,杨思禄告别家乡渡过都河,开始长征,最终踏上抗日救国之路。
1939年秋,杨思禄和一群抗日大学毕业的学生一起到中央组织部报到等待分配工作,当天正好赶上日本鬼子飞机轰炸延安。
他的一个战友叫杨兴才,是江西于都和他一起参加少共国际师的小伙伴。他一起经历了长征,搬到了南北。这么多枪林弹雨都没能打倒他,但那天他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下牺牲了。
杨思禄回忆说,他的表情和眼神中仍然流露出一丝遗憾。那些被敌机炸死的年轻战友,一定在他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创伤。
小红军的痛恨其实与我们党的战略远见息息相关。
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我党就千方百计培养储备航空人才,甚至拥有第一所航空学校,为新中国人民空军的正式成立做了长期准备。
“在陆军的基础上建设空军”。远在重庆,刚刚完成国民党俘虏的收编,师长正在二野司令部等待分配工作的杨思禄奉命调入空军。
33岁的杨思禄从此与人民空军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打开了梦想“天窗”。
进入航空学校担任参谋长后,杨思禄认为,要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管理好军队,作为参谋长,必须尽快熟悉和掌握飞行技术,逐步从外行变成专家。
因此,他主动要求学习飞行,因为他出身放牛,文化程度低。
经过严格的经验,上级批准了他的请求。
回忆可以三言两语,登天委实千难万险。
红军不怕“登天”困难!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和训练,他终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飞行员和一名专家。
学习结束后,杨思禄调任空军航空兵师长。
抗美援朝时值,由于前方飞行员战斗减员,杨思禄所在师抽调大量飞行员补充前线兄弟部队。
他敢于问天,顺利登天,与部队一起站在战场制高点。
1954年,杨思禄调任十一航校校长,多年来一直以十一航校为荣。
作为第一任校长,他是从第一块砖干起来的……
更重要的是,他不仅完成了多型新飞机的改装,而且成为老红军中为数不多的能驾驶超音速战斗机的飞行员之一。此外,航空学校还为空军培养了大量合格的飞行员,没有发生严重的飞行事故,成为当时空军航空学校工作的典范。
104岁开国少将杨思禄逝世 老红军可以开超音速战斗机
1961年,杨思禄晋升少将军衔。也是这一年,他带领高炮部队击落了一架敌机。
从“红小鬼”到“飞将军”,总有一种力量如影随形,那就是长征精神,映照今天。
或者在央视特别节目中,杨思禄语重心长地说:“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希望年轻人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听党的话,听主席的话,好好生活,好好工作。”
将星陨落,深切哀悼。
杨思禄去世后,只有8名开国将军还活着,都是开国少将。
他们分别是:沈阳军区原副政委邹衍(1915)、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詹大南(1915)、北京军区原工程兵政委杨永松(1918)、南京军区原工程兵主任李光(1914)、江西军区原政委张力雄(1913)。以及前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王扶之(1923)、前总参谋部炮兵部部长(1918)、军事医学科学院前院长(1914)。
在上述八位开国将军中,1913年出生于江西省军区原政委张力雄最年轻,1923年出生于乌鲁木齐军区原副司令员王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