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发布(2020年中国媒体)

2022-10-07 22:06:07 作者:内谁,我想你了
导读:中国媒体十大新词!,北京,12月16日电北京,中新社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16日发布“2020年中国媒体十大新词”。本次发布的十大新词依次...
2020中国媒体十大新词双语版

北京,12月16日电北京,中新社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16日发布“2020年中国媒体十大新词”。本次发布的十大新词依次是:复工复产,新冠肺炎疫情,无症状感染者,方舱医院,健康码,数字人民币,服贸会,双循环,天问一号,无接触配送。

新词记录了生活的新变化,社会经济的新发展,连接着2020年人们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

2020中国媒体十大新词双语版

2020年是全国同心协力、守望相助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临时成立并投入使用武汉16家方舱医院,有效解决了新冠肺炎感染者的问题“收治难”问题。当下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存在,进一步加大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筛查力度至关重要。随着疫情防控的规范化,小健康码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社区防疫的准确性和效率。

2020年是面对挑战、化危为机的一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稳定,各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为了确保用户和骑手的安全,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物流和外卖平台相继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智能餐柜、无接触配送软件、无人配送机器人,为相关市场带来无限可能。为了促进更高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应时出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模式。金秋时节,以文化、科技、金融、贸易为主导的硬核服务贸易博览会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增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信心。

2020年,中国的创新和发展步伐并未停止。数字人民币开辟了经济发展的新轨道,在中国实施了6700多个试点场景,涵盖了生活支付、交通、购物消费等领域。天问始了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独立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2020年中国媒体十大新词”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结合后期人工确认,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获得。语料来源于2020年1月1日至11月底9篇主流报纸文章、20家电台、电视台节目、4家门户新闻。数据规模近19亿字次,代表了中国主流媒体的焦点和语言特点。(完)

2020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发布

本文转自【教育部官网】;

作为年度“汉语盘点”2020年12月11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研究中心发布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新冠肺炎、抗疫、复工复产、民法典、网课、双循环、人类卫生共同体、抗美援朝70周年、六稳六保、嫦娥五号等十大流行语依次发布。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凝聚着时代的缩影;流行语是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勾勒出人们周围发生的大事小事,也传达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在世界各地蔓延,国际社会携手抗疫,共同建设人类共同体。教育部下发中国疫情防控攻坚战“停课不停教,不停学”通知,在线课程一度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六稳六保”惠民措施相继出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以建设为基础“双循环”新的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基本步入正轨。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意味着民事权利保障迎来了一个新时代。嫦娥五号的成功发射将实现中国航天史上的五个“首次”。2020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全国各地开展了向抗美援朝老兵致敬的慰问活动,以表达对老兵最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祝福。中国媒体流行语在2020年记录了这一切。

“2020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它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结合人工后处理提取和筛选获得的。语料来源于15家国内报纸、12家电视台、7家电台、2家门户网站,数据规模超过10亿字次,代表了中国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

“2020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解读

一、新冠肺炎

2019年底,病毒性肺炎疫情出现原因不明。2020年1月9日,该病毒性肺炎病原体被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媒体开始使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新冠肺炎在世界各地蔓延,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企业停,旅游等服务业受到严重影响;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不断出现,社会面貌也在加速变化。

二、抗疫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并逐渐蔓延,疫情防控战在全国迅速启动。党和政府汇集国家资源,采取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措施,抗击疫情;医护人员纷纷请愿,奔赴一线;建筑工人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花了13天时间建成雷神山医院;广大群众积极配合,戴口罩,减少外出和聚集,成为正常生活。在国际上,许多国家相互支持,合作抗疫,分享抗疫经验,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做出贡献。

三、复工复产

2020年2月3日,中央提出“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由于疫情,全国各地纷纷吹响复工复产号角“暂停键”中国经济逐渐重启。3月4日,中央强调“复工复产按疫情分区推进”。4月8日,中央首次提出“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全国复工复产正在逐渐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

四、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目前法律规定最长、最多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例,对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五、网课

2020年1月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复杂严峻的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推迟开学。为保障“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紧急动员各级教育部门协调开放线上优质教育资源。与此同时,大中小学纷纷将课堂搬到网上,开启网上课堂模式。网课一度成为师生交流的主要途径,网课成为疫情防控形势下教学的新常态。

六、双循环

2020年5月14日,中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模式”。5月下旬的“两会”在此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模式”。第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年规划》和第二次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加快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模式”纳入其中。构建基于“双循环”新的发展模式是党中央在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推动中国开放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七、人类卫生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3月21日致电法国总统马克龙“人类卫生共同体”这一理念。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多国领导人就新冠肺炎疫情致慰问电时发出“建立人类卫生共同体”倡议和主张。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正式提出联合建设“人类卫生共同体”的中国主张,呼吁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共同体。

八、抗美援朝70周年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回顾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抵制侵略,中国毅然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勇敢昂扬,穿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和军队合作,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创造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为世界和平人类进步做出巨大贡献。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站在世界东部的宣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九、六稳六保

“六稳”指稳定就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预期;“六保”是指保障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粮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基层运营。面对复杂的内外经济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六稳”方针。2020年4月,在疫情突如其来、外部不确定性持续上升的情况下,中央提出“六保”新任务。“六稳”是大局,“六保”是前提。从“六稳”到“六保”,它体现了稳中求进、危中寻机的战略决心;它突出了稳定经济基本盘、覆盖民生底线的深刻内涵。

嫦娥五号

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与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一起发射升空,开启了中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12月1日,嫦娥五号成功登陆月球预选着陆区,并传回着陆图像。嫦娥五号于12月2日完成月球采样和封装。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的第六项任务“绕、落、回”三步走总体规划的最后一步,是未来月球探测的奠基之作。嫦娥五号任务的顺利完成有望实现中国航天史上的五项任务“首次”:地外天体采样包装;地外天体起飞;月球轨道交叉对接;高速地球重新进入样品;样品的储存、分析和研究。

2020中国媒体十大新词双语版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