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曾经用李一超的名字和陈达邦在莫斯科学习时相识相爱。婚后不久,她先回家了。在东北抗联工作期间,她改名换姓。为了保护陈达邦,她坚持说丈夫已经死了。因此,在赵一曼牺牲21年后,陈达邦得知多年的妻子是中国著名的抗日女英雄。
赵一曼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是医生,她有五个姐姐,其中大姐的丈夫郑佑芝成了他革命的向导。1923年,赵一曼通过郑佑芝的介绍加入社会主义共青团,1926年正式加入共产党。1924年,赵一曼用一超的名字在《妇女周报》上发表声明,要求离家出走,所以她参加革命后,改名为李一超。
李一超入党后被推荐进入黄埔军校,成为中国第一批女军校学生,毕业后被派往苏联。在去苏联的船上,李一超遇到了黄埔校友陈达邦,他和他一起被派往苏联。他们很快就结婚了。
赵一曼和陈达邦(合成照)
陈达邦出生在一个学术家庭,曾与任碧时一起在长沙学习。后来,陈达邦的妹妹陈聪英嫁给了任碧时,他们的关系更加亲密。李一超和陈达邦在苏联结婚。婚后,李一超因怀孕被调回中国,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地做地下工作。
李一超生了儿子“宁儿”不久之后,九一八事件爆发。为了加强东北反帝救国的力量,中央政府决定派一批干部到东北工作。李一超主动请缨。为了国家的和平,李一超选择离开孩子。与陈聪英商量后,她不情愿地把儿子送到武汉陈聪英的堂兄家,并她和儿子唯一的照片寄给了家乡的二姐李坤杰。到东北后,李一超为了工作需要,改名为赵一曼。
赵一曼和儿子唯一的合影
东北五年,赵一曼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深受群众和士兵的信任,被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女政委”,一度被抗联战士误认为是赵尚志总司令的妹妹,连日伪报纸也惊叹其红枪白马,“猖獗”在哈东地区。
1935年,赵一曼在掩护战友撤退时受伤被俘,日军残忍折磨他,但一句话也没问。后来,赵一曼因伤势过重被送往哈尔滨市立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负责看守的警察董宪勋和女护士韩勇义被赵一曼的精神所感动,帮助她逃离医院。不幸的是,她在去抗日游击区的路上被日军赶上,再次落入魔爪。后来日军多次折磨还是得不到任何信息,怒气冲冲地公开处决赵一曼,她去世时,年仅31岁。
红枪白马女英雄
赵一曼在东北牺牲,丈夫不知道。他只知道他的妻子去了东北,其余的都不知道,更不用说他的妻子已经从李一超变成了赵一曼了。1950年,电影《赵一曼》上映。抗日女英雄的故事传遍了中国。陈达邦和他的儿子看了很多次电影,没有注意到传奇女英雄是他们最亲近的人。
1953年,周总理收到来自四川宜宾的一封信,询问李一超在上海中央机关工作的下落。周总理又看了一遍,真的不记得李一超是谁,所以他把信传达给全国妇联寻求帮助。当时在中央办公厅工作的陈聪英知道李一超是谁,但不知道她的下落。
直到《赵一曼》一书的作者何家栋先生带着赵一曼抱儿子的照片在尚志县收集材料,当地认识赵一曼的人才才发现照片中的女人是李一超。1956年,赵一曼的儿子“宁儿”去哈尔滨看妈妈留下的遗书。遗书上写道:“我最亲爱的孩子,妈妈不能用千言万语教育你,只能用实际行动教育你。长大后,我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为国家牺牲了。”“宁儿”抄写母亲的遗书,用蓝墨水深深地刺下左臂“赵一曼”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