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浙江绿城心血管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这样的朋友圈,字里行间透露出强烈的无奈:
昨天凌晨,20多岁的年轻人小刘(化名)走进浙江绿城心血管医院急诊科。
“我胸闷,胸痛,出冷汗。在此之前,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大约一周”。听了这话,医生立,急诊科根据胸痛中心的流程开通了绿色通道,对他进行了快速诊断和治疗,随后心电图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值超过20。
“肌钙蛋白的特异性表明心肌损伤或坏死的程度。正常人的肌钙蛋白值低于0.5.即使是0.1,心肌细胞坏死后,价值也会上升,心肌细胞坏死后两到三小时后才会开始上升。患者的价值高达20多人,证明时间长,更确定心肌梗死的存在。”
王赛英说,胸痛中心的问题很明显,后续治疗的原则其实很简单——争分夺秒,尽快开血管,恢复心肌供血。未来,坏死的心肌越多,坏死的心肌无法重生,血管开放可以尽可能地拯救没有坏死的心肌。
急诊室和心内科的医生在准备导管室时与小刘进行术前谈话。只要小刘签字同意血管介入治疗,他就可以进入导管室打开血管。一般来说,这种手术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
但是小刘的反应让大家大吃一惊。
“为什么你说心肌梗死就是心肌梗死?你说支架就是支架?”小刘拒绝了手术,并拒绝进一步观察和治疗,准备离开医院。
医生见此,开始苦口婆心地劝说。
“血管阻塞导致心脏缺血,也容易诱发心律失常,甚至突然死亡。”
“此外,随着心肌坏死面积的增加,心功能衰竭的可能性也增加,不仅在急性期威胁生命,而且严重影响长期生活质量。你还这么年轻,不要拿未来开玩笑。”
“不相信我们说的没关系,不然百度看看?(作为专业医生,其实最不提倡患者通过网络乱找医生,以网络搜索结果作为病情参考)。”
医生们劝不住,打电话给医院值班,总值班也赶下来劝。
“如果你真的有任何问题,请联系你值得信赖的医生,去其他医院。简而言之,不要拿你的身体开玩笑,心肌损伤的过程等人。”
看到小刘不为所动,医生们还是不愿意放弃,甚至打电话给小刘的直系亲属。没想到,家人的态度其实和小刘出奇的一致——说不通也解释不清楚!
反复劝阻不要离开,小刘觉得医生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报了警。医生想,“若病人能信任警察,也许也是转机!”
果然,警察赶到急诊室,了解情况后,也开始帮医院说服小刘赶紧治疗,但小刘还是拒绝了。他签了字,离开了医院。这时,医生还在追着他,告诉他去别的医院看看。
几个小时后,不放心的急诊医生又给小刘打了电话。“你去过其他医院吗?去看看吧!”“不要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如果心肌细胞不能再生,坏死细胞基本上会在24小时以上完全坏死。”
小刘却说,“听你这么说,心肌细胞坏死多了?那我就不在乎让它坏死多了。”
听了这话,医生只感到强烈的无奈,已经尽力了,跟踪也只能到此为止。
今天中午,记者联系了王赛英,她说,后来小刘也没有再来医院,后续情况不得而知。“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做医生,病人坚持不做手术,也不能强迫他签字。只是非常悲伤和无助,这样一个年轻人,不认真对待自己的身体,还是不相信医生?”
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拒绝住院
5天后猝死
王赛英提到,像小刘这样明确心肌梗死但拒绝治疗的患者并不孤单。一般来说,如果老年人不听建议,医生会打电话给他们的孩子,老年人通常会相信他们的孩子说的话。但如果年纪小一点,自我主张就强,有时候很难被说服。就在这个月,急诊科还接待了另外两名胸痛患者,他们不愿意相信自己会患有心肌梗死、急性药物、心电图复查、联系家人和去其他医院。
此前,因不听医生的建议而造成不可挽回后果的案也发生过。
今年4月,湖南株洲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董事长游伟拒绝住院,5天后猝死持续关注的消息。4月12日,“游伟”一词进入微博热搜话题。
根据网传游伟自己朋友圈截图,4月6日凌晨,游伟因心脏问题进医院检查。根据他在朋友圈的自述,这是“24年第一次主动去医院检查,医院还是不好,一进就说要马上住院,吓我,说不住院随时猝死,还要签拒住院声明!”“我还没花完钱!还没完!女儿还小,妻子还年轻,上帝不接受。”游伟在朋友圈附上的检查报告照片显示“窦性心律、T波异常(可能是前侧壁心肌缺血)”“异常心电图”等字样。另一张图片是拒绝住院的签名。
4月12日晚,有媒体游伟公司一名高管证实消息属实。至于游伟个人朋友圈的帖子和网络纠纷,高管哽咽着说,事件突然发生。4月12日晚,公司刚刚召开了多次相关会议,“目前不方便透露太多信息”。
心肌梗死不再是老年人“专利”
年轻人还应注意心血管风险的防治
“心梗早已不是老年人‘专利’了,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比例较大。”王赛英说,除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外,年轻人心肌梗死还有两个主要原因: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遗传。不良的生活习惯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年轻人压力大,运动少,饮食不规律,乱吃、熬夜、吸烟、酗酒等,可能会影响心脏。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年轻人来说,要多注意定期体检,而很多年轻人却不在乎。在他们看来,“我还这么年轻,心脏血管怎么会堵塞?”
“其实发这个朋友圈主要是想表达两点。一方面想提醒大家,年轻人还应注意心血管风险的防治,特别是家族史,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从年轻时开始关注生活方式和年度体检。一旦发现风险,尽快开始预防和控制,可以有效延缓血管硬化的进展,尽量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一旦胸闷、绞痛、出汗,10分钟以上无法缓解,应立即就近就医,检查心肌梗死等疾病;另一方面,我希望每个病人都能相信科学和医生,不要在医学和善意之外拒绝自己,不要用自己的生活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