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宝船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最大的一艘。郑和宝船长度超过150米,可容纳数千人。郑和宝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据说郑和宝船的排水量可以达到1万吨,这是现代航空母舰的排水量。虽然没有研究,但它仍然非常惊人,郑和宝船还有六个未解之谜。让我们看看。
郑和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郑和船队的主体,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种混合舰队的旗舰。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现代海军中的旗舰和主力舰。另一种说法是,郑和宝船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海船的总称。郑和船队由各种不同的船型、规模和用途组成,统称为郑和宝船。郑和宝船在现代有很多研究和模仿,但郑和宝船的具体形状、结构和尺寸一直存在争议。
郑和宝船的桅帆总体设计上采用纵帆型布局、硬帆式结构,帆篷面上带着撑条相当于筋的加固作用。两千料船的远洋船型采用底尖上宽结构,船头昂船尾高。船体结构设置多个水平舱壁,根据功能将整个舱分为多个舱,多28舱,少23舱,不仅加强结构和舱水密抗沉,使船舶大规模发展,而且有利于舱分类,满足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
二千料海船采用全木结构。明代船舶工艺发展为铲钉、铁、铲钉、水蛭钉等,使复杂的木结构通过各种船钉轻松拼接、悬挂、加固,不散架。郑和宝船的基本船型是福船,外形小方头,宽平尾。建筑形式属于建筑船舶。主甲板中间有一层甲板室,形成了一座中间建筑。船尾有三层船尾楼,船头有两层透明的船头楼。从自底舱到甲板,分为五层。
据《明史》和《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63艘,最大的郑和宝船长44英尺,宽18英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相当于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几千斤,需要200人才能起航,一艘船可容纳1000人。《明史·《兵志》又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宽,可容千人。
郑和宝船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木船,也是世界上第一艘1万吨的巨船。研究人员发现,郑和宝船的排水量可以达到近1万吨。与世界上其他知名航海家的船相比,发现哥伦布的船排水量为233吨,麦哲伦的船排水量为110吨,达伽玛的船排水量为400吨,可以说根本不是一个层次。郑和宝船的排水量可与现代航母的排水量相同。虽然现代还没有考证,不能说明是不是真的,但600多年前已经领先世界那么多还是很棒的。
据史料记载,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最大的宝船长是44丈4 尺,宽18丈,载重800吨。它的铁舵需要二三百人才能行动。根据今天的测量方法,宝船长近148米,宽60米。一些学者认为,如此巨大的木帆船在中国明代是不可能出现的。此外,有专家认为,明永乐时期,朱迪施政办公的大殿奉天殿是当时最大的木结构实体。它的大小也不过宽 63.96米,深37.20米,高35.05米。大型宝船上仅船楼的面积就大大超过了它。从封建宗法礼仪来看,郑和作为宦官似乎被怀疑越狱。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宫殿的建造有严格的等级界限,而船只被认为是海上的移动城市,属于一种军事设施,两者都没有可比性。原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北京郑和下西洋协会副会长郑明认为,大型宝船存在,但没有出海。郑明认为,大型宝船不是一种实用的船不应该是下西洋船队的一员。那么大宝船存在有什么意义呢?他推测郑和不使用大型宝船,但很有可能成为皇帝。
学术界仍然质疑大型宝船长44尺,宽18尺的规模。一些学者认为郑和宝船的长宽比不协调。长44尺,宽18尺 2.4666∶1.比例小使宝船看起来像一个方盒。现有的中外船只从来没有腰那么粗,这也让人怀疑宝船的形状。根据史料《南船纪》、《三宝太监下西洋记》和泉州出土的船体记载,中国古代海军舰船的长宽比为2.5~2.8之间,多为宽短型。
南京中保村明代宝船厂遗址是中国唯一已知的明代官方造船基地遗址。1957年,一些村民在南京宝船厂遗址发现了一根长长的11根.1965年,07米的舵杆在遗址捞出了一段长2米的舵杆.根据专家的研究,21米绞关木需要五六个人一起操作,可以绞关木 重约500公斤的铁锚。2003年至2004年,在中保村明代宝船厂遗址第六作塘考古发掘中,物馆发现两个长度分别为100.木舵杆1米,11米。但这些还不足以准确计算出造船厂船舶的准确规模,只能证实明代海船的巨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