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衣冠兽这个词,很难有人喜欢这四个字。通常这个成语是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有些人有人的长相,穿着人的衣服,却做着动物不入的坏事。
网络配图
事实上,在一开始,这个成语的初衷并非如此。衣冠兽起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当时,衣冠作为权力的象征,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在官服上绣鸟和兽,以显示文武官员的等级。等级制度反映在官方服装上。据明清两史舆论服务记载,官方服务绣禽,官方服务绣兽,等级严格,不得超越。
衣冠上的动物对应于文武官员的等级。具体规定如下:文官一品绣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银、六品绣白鹭、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
网络配图
武官画狮子,画虎,画豹,画熊,画彪,画犀牛,画海马。
文武官员从一品到四品穿红袍,从五品到七品穿青袍,从八品到九品穿绿袍。
只有官员才能穿上描禽画兽的官服,享受一定的待遇,这自然不同于普通人。因此,衣冠兽是一个褒义词,有着普通人羡慕的目光。
网络配图
作为一个贬义词,它最早出现在明末陈汝元写的《金莲记》一书中。因为明末官宦专权,官场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名声狼藉,百姓不聊生,把穿官服的人当成土匪瘟神,所以衣冠兽一词开始贬义,百姓称之为衣冠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