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许多地方下了大雪,气温急剧下降,给人们的生活和旅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事实上,从历史记载来看,中国古代的大雪比现在大得多。
汉武帝时期遭遇大雪灾
元鼎二年三月大雪“平地厚五尺”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5000年气象史上有四个寒冷期。几乎没有相关史料,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也就是西周初的第一个寒冷期。最早的记录并没有直接说下雪,而是雨雹。在《竹书年》中,西周孝王七年。冬天,大雨,牛马死,江汉都冻。
在第二个寒冷期,大雪的记录逐渐增多。
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相当西汉末年到隋初,期间经历东汉、三国、晋、南北朝。实际上,在这之前反常气候已经出现,大旱大涝不断。刘彻(汉武帝)当皇帝时,好几个年头的冬季都出现了极端的大雪天气。
汉武帝当了55年皇帝,是西汉最长的皇帝,天灾人祸最多。在此期间,历史书记载了三个大雪灾年。
据《汉书·据《五行志》记载,武帝元狩猎元年(公元前122年)12月,刘彻今年击中一角五蹄怪物,被视为吉祥,因此定年号为元狩猎。事实上,今年世界一点也不吉祥。那年冬天,大雨大雪,人多冻死。从许多人被冻死的情况来看,大雪一般不大。
七年后又连续两个雪灾年。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三月和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三月,春冷极端。元鼎二年三月的大雪平地厚五尺。元鼎三年的情况比元鼎二年更糟。常年一般到阴历三月,中原地区的河水是不会结冰的,这年竟然结了;而到了阴历四月,又下了场大雪,关东十余郡县老百姓缺衣少粮,饥寒交迫,出现了为了活命“人相食”的人间惨剧。
虽然世界上有许多饥荒,但刘彻和其他西汉皇帝用国家财政的三分之一财富来建造陵墓和放置葬品。在东汉初年建武二年(公元26年)的一个大雪天,这些帝王陵墓大多被赤眉军偷走。当时,起义军没有衣服和食物,每一场大雪,坑和山谷都满了,士多冻死了。在这种情况下,起义军回来,探索陵墓,取宝藏。
唐昭宗冬至春雨雪不止
天复元年民冻饿死者日以千数
在第二个寒冷期内,各个朝代都出现了反常性的雪天。三国时期的吴国,太平时期出现了雷暴雨后下雪的奇怪气象。据《晋书·据《五行志》记载,当时吴国是孙亮当皇帝的,太平二年二月(公元257年4月5日),甲寅先下了雷暴雨。第二天,乙毛日下起了大雪,气温急剧下降。历史学家说:既然有雷电,雪就不当复降,都是失时。阳历4月5日下雪,无异于民间禁忌的六月雪。
六月的雪一直被中国古人视为不祥。元代关汉卿杂剧《窦娥冤》用六月下雪,三年不下雨来形容窦娥的冤情;汉乐府的《上邪》把夏雨雪视为世界末日。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六月雪在中国气象史上有很多记载。比如战国时期,陕西多次下六月雪——
秦躁公八年(公元前435年),六月雨雪;四年(公元前422年),四月,晋大雨雪;三年(公元前373年),夏六月,赵(国)雨雪。
然而,这种不正常的雪天并不可怕。唐末的一场超级大雪甚至每天都被宫殿冻死。唐代倒数第二位皇帝李烨(唐昭宗)统治末期的天府元年(公元901年)是一场灾难性的一年。首先,夏秋之交的长雨在冬天开始下雪,甚至雨夹雪直到春天才停止。也就是说,史书中所说的自冬至以来,春天的雨雪不止一场。
在这种极端天气下, 无数人被冻住了。。当时在陕西京城,不到11月,城里的工资都用完了,人冻饿死的人日以千计,每天都有1000多人冻饿死!
当时是荒年。再加上如此糟糕的雪天,连宫殿里的食物都被切断了。李烨不得不命令宫人在宫殿里支起一个小磨,自己磨豆麦来满足饥饿感。自从后宫和王者16所房子以来,死者被冻住了。每天都有三四个人被冻死饿死。可以想象,民间灾难的深度。
唐代还有很多奇怪的雪,比如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初四(公元805年2月10日,京城下起了赤雪,人们纷纷议论,视为凶兆。
宋哲宗时“苦寒”“死无亲属者官瘗之”
天禧二年永州大雪六昼夜止
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的两宋时期,是中国第三个寒冷时期。·《五行志》中的雪灾记录是北宋初期最为重要的。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主持了22年的雪灾。——
七年三月,太平兴国,宣州霜雪害桑稼。
雍熙二年冬,南康军大雨雪,江水冰,胜重载。
端拱元年闰五月,运州风雪伤麦。
春化三年九月,京兆府大雪害苗。
春化四年二月,商州大雪,人多冻死。
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正月,永州大雪,六昼夜停,江溪鱼冻死。
在赵旭(宋哲宗)当皇帝的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冬天,北京师(今天河南开封)所在的中原,冬天过后每天都下雪,到了春天,导致苦寒,人冻多死。许多家庭被冻死,甚至没有尸体被埋葬。朝廷下令救灾,没有亲属的官员被埋葬,政府安排人们埋葬尸体。因此,赵旭取消了元宵节的幸运活动,并起诉了当地的安慰。
另一次发生在赵桓(宋钦宗)当皇帝的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再次遇到罕见的大雪和寒冷。从阴历十一月到次年正月,雪下得不断,平地上的雪厚达几英尺,人多冻死。
当时,北京师站岗的士兵手冻得拿不到武器,有的士兵冻成僵尸。除了雪,还有强烈的西北风。宋史记载:雪,天冷,地冰如镜,行者站不住。普通人不吃不烧,政府不得不让普通人去皇家花园砍伐花木当柴。
自然灾害后又发生了人为灾害。2000年4月,金军攻破东京,烧杀抢掠,将宋徽宗、宋钦宗、皇室、后宫妃嫔、贵卿、臣僚等3000多人俘虏回北方金国。
中国气象灾害仪式·《综合卷》将这两场雪灾列为北宋严重寒潮灾害。是最严重的吗?不一定,因为元佑二年雪灾的前一年,即嘉佑元年(公元1086年)正月24日的大雨雪,一周后的二月初三,又是一场大雨雪,导致泥路尽冰,人寒饥饿,死者众多。
明武宗时
太湖洞庭湖鄱阳湖封冻
清康熙九年大雪连降40天
人多冻死,鸟兽入室呼食
从明朝中期开始,中国进入了第四个寒冷期,直到1900年左右的清末才结束。500年来,明清正好在这个时期,所以国内学者称这个时期为明清小冰期,国际上称之为现代小冰期。
自然,明清时期的雪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频繁。中国气象灾害仪式·在综合卷中,1900年以前的严重寒潮灾害只节选了17次,明清时期只节选了13次。
朱祁钰(明朝宗)在景泰当皇四年(公元1453年)冬天,中国从北到南大部分地区都下了罕见的大雪,极其严寒。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西等地下了一个多月的雪,灾情严重:江苏苏州、太湖断航、港口冻结、人畜冻死万计;浙江安吉,冻死百余人;河北沧州,冻死无数人畜;山东德州,冻死人畜。
朱厚照(明武宗)为皇帝正德八年(公元1513 2000年),最凶猛的雪是华东地区,河流冰,鸟兽冻死,甚至村民冻死。南方的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湖也成为了超级溜冰场:太湖、冰、行人十多天;洞庭湖,冰,人骑可行。
在明清小冰期,清朝遭受的雪灾最严重。中国气象灾害仪式·《综合卷》节选了明清严重强寒潮灾害13次,其中9次发生在清朝。一些学者称17至19世纪的这段时间为小冰期的寒冷期。最近500年中最冷的50年出现在这一时期,具体来说是1650年到1700年。
这最冷的五十年里,连下一个月大雪并非罕见,而是常见。如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的全国雪灾,被冻死者“甚众”。在河北一带,不少人被冻毙在山洞里。而当年南方的湖南永州等地,竟然也连下40多天雪,“民冻死者无算。”
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冬季,华北、华东、华中等地连续下雪40-60天,黄河至龙门段冻结,淮河冻结两个月。全国许多省市都有冻死记录——
湖北大冶等地冻饿死者众多;河南开封地区,井冰,道路冻死者众多;江西南昌等地,行人冻死;安徽怀宁等地,冻死者众多;江苏盱眙等地,人多冻死,鸟兽入室呼食;山东临沂等地,人多冻死,威海行人死者不算,屋内冻死者……
作者:著名历史学家倪方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