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洪武七年(1374年),毕生于成化七年(1471年)。明人魏吉经历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九朝,官员到南京官员部尚书,活了98岁,这是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奇迹。
魏吉来自浙江萧山。他从小就很好学。他在永乐举行了三年(1405年)。第二年,他参加了会议考试,并获得了学者副名单。他被授予松江训练,从此进入了他的仕途。此后,魏吉先后担任《永乐仪式》的编辑、太常博士、官员考官外郎、南京太常寺少青、官员左侍郎、礼物左侍郎、南京官员、南京官员尚书。景泰元年(1450年),77岁的魏吉退休。
网络配图
看官职简历,魏霁有些平淡无奇,也没有什么显赫的事迹;然而,退休后,魏霁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概是受曹操老马伏马,志在千里的启发吧,回乡二十多年来,魏姬并没有闲着,家,忧国忧民,老而弥都。萧山故多水患,有宋时县令杨时湖堤遗迹。通过倡导螺山、石岩、毕公诸塘堰,捍卫江潮,兴湖利,通过倡导修建水利,达到造福一方的效果,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成化七年(1471年)正月,魏姬忧国爱民,发挥余热的事迹,终于传到了明宪宗的耳朵里。明宪宗惊讶地表示赞赏,并迅速派使者去慰问,给羊酒,命司月给米三石,想好好安慰魏姬,传达朝廷的温暖。然而,使者还没到萧山,魏姬就老死了,享年98岁。使者回报后,明宪宗越来越佩服老臣魏姬,给了他一个文靖之美,并答应萧山人民的要求,为魏姬立祠。
纵横比较,魏姬是明朝最长寿的大臣。三十三岁入仕,当官45年,当官到南京官部尚书。退休后,他奉献了21年,感动了朝廷,得到了皇帝的肯定和赞扬。魏吉的生活非常完美。然而,在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社会,魏姬为什么这么高寿?他靠什么活了九十八岁?未知的秘密是什么?让作者通过几个例子带你了解魏姬的长寿方法。
网络配图
一是体谅贫贱,充满爱心。魏季初入仕途时,官居松江训导,协助县长抓教育工作,最多是七品,工资少得可怜。即便如此,魏姬还是要释放爱。在此期间,魏吉经常在晚上用茶粥为所有的学生工作,所有的学生都很兴奋,很多成就者。他为贫困学生提供茶和粥,无私地帮助他人。如果别人受益,他会很高兴。再者,回乡后,魏骥倡导兴修水利,帮助百姓解决饮水灌溉问题,也是一种大爱。
二是性格随和,待人宽厚。正统年间,太监王振擅权欺凌公卿,众臣与王振水火不容。魏吉也不喜欢王振,但考虑到明英宗也是王振的老师和朋友,让他走,如果他反对王振,他就会挑战明英宗,这无疑是自找麻烦,所以他对王振很慷慨。王震也很尊重魏霁,不但没有迫害他,反而独严重,呼先生。就连王都能容忍,别人就更别说了。心中少了愤怒和关心,自然安静平和。
第三,不恋权位,急流勇退。魏姬33岁入仕,正统八年(1443年)。70岁的时候,虽然身体强壮,政治上还处于上升期,但他并不贪心自己的权力,毅然选择急流勇退,以老请致仕回到家乡后,魏姬造福了一方,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很少炫耀和宣传自己。他的事迹直到死才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名声是浮云,做有意义的事才是真理。
网络配图
四、粗茶淡饭,宁静生活。魏吉犯乡后,立即调整心态,从容回归田园生活。他穿着布衣,吃着粗糙的食物,没有繁殖和生产。他穿着布衣,吃着粗糙的茶和清淡的食物。他不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做生意,赚钱。他低调,从不炫耀。他经常戴笠行田,穿着老农民的衣服,勤于耕耘,以至于很多官员都不认识他。回归故里,家人团聚和睦,呼吸乡野气息,过着百姓生活,无欲无求,恬淡度日,也是他长寿的重要因素。
《明史》用了几个字来形容魏姬的性格,一个是为官时做大事,另一个是回国后端厚只慎;三是在家尽管八益恭。在官场上,我们不为琐碎的事情努力工作。我们把握一切的策略和框架。我们不像诸葛亮那样细致,身心自然放松;在家乡,放下官架,冷静下来,多与村民交流,不失端庄、慷慨、尊重和自律。这是一种保持健康的方法;在家里,听从兄弟们的教导,你越老,你就越恭顺,没有坏脾气。气顺,血通,病远,人长寿。(文/刘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