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是北京的老城区,因其古代燕国的首都而得名。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将燕京定位为首都,燕京一代的风景也特别好。其中,著名的燕京八景是独一无二的,分别是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阳、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翠绿。燕京八景有多美?
今中南海东岸万善门旁(原名太液池)有一个水港,水中有亭叫“水云榭”,榭中立景名牌。《燕京八景图》记载:"天气晴朗,日月荡漾,涟漪清澈可爱,故称太液晴波。乾隆诗中有“秋至陈居爽籁生,玉湖澄碧画桥横跨”所以叫太液秋风。乾隆皇帝亲题刻在中海建筑水云榭上:“太液秋风”四字。站在水云亭四望,北面是北海的大桥,背靠琼岛白塔,南面可以穿过宽阔的水面望盈台;东岸的万善殿和千圣殿是近景;西岸的绿荫中覆盖着金碧辉煌的紫色亭子;远处碧波千顷,近处荷花映日,景色宜人。康熙年间,康熙专门写了一首《水云榭闻梵声诗》:“水榭围着翠台,熏风扶着下午;突然听到梵诵惊残梦,怀疑是金绳觉路来了。”后来乾隆皇帝也附上了一首诗:“后来无意出秀,水不舍长流;后水相连,苍茫数海鸥。坐席生烟后,石栏俯秋水;空明是我的心,漆园官怎么样?”
琼华岛位于中都城东北郊,金帝在太宁宫避暑时曾驻跸在这里。岛上堆积着挖掘湖泊的泥土,岛上遍布松柏,点缀着太湖石。《琼华岛七言诗》中,金末道士丘处机赞道:“苍山突兀倚天孤,翠柏阴森绕殿扶,乔松挺拔深涧,异石嵌太湖。”元人陶宗仪描述“它的山都叠着玲珑石,峰峦隐映,松桧隆郁,秀若天成。”琼华岛四面皆景,尤其是春天的云天景观。广寒仙境,云蒸霞蔚,瑞气密集,松柏苍翠,花木含苞,山石美丽。琼岛春阴是古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生动纪录片。
清乾隆十六年立碑首盘顶,四方形。碑身四框刻有缠枝纹饰,碑阳刻乾隆御笔"琼岛春阴"碑阴为乾隆帝御制诗四字:"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迹感慨万千。倚岩松翠龙鳞蔚,进入黄新凤尾。乐志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春天是耕犁最急每比阴晴发浩歌。"碑座周围有雕刻精美的石护栏。纪念碑旁边有一条蜿蜒的小路,直达春亭和画廊。乾隆51年迁至白塔山东侧。
万寿山以西的玉泉山,金章宗在山麓建泉水院。山上有三个石洞,一个在山西南部,下面有泉水,深度不可预测;一个在山南,泉水像杂佩一样流出,颜色像素练;一个在山根,泉水涌出,味道甘甜,门刻“玉泉”二字,因其山泉蜿蜒曲折,婉然其流若虹,也叫“玉泉垂虹”。乾隆曾言:“泉水喷涌而出,雪涌涛翻,济南趵突也不过是,向题八景,目以垂虹,失其实。因此,正名表是世界第一泉”。故改为“玉泉趵突”。玉泉山风景秀丽,泉水清澈,晶莹如玉,山以泉名,故名玉泉。山麓建芙蓉殿,金章宗为玉泉行宫。因为这里水清而碧,清洁如玉,“以兹山之泉,蜿蜒曲折,蜿蜒曲折”所以当初定名“玉泉垂虹”,成为燕京八景之一。
玉泉山水在北京古代城市供水中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经辽、金、元代疏浚河流,使诸水汇入长河,流入都城;明朝继续建设,清乾隆时期玉泉诸水大规模疏浚。开挖昆明湖、玉渊潭两大水库,以解决都城供水和西郊水患之难。由于玉泉山水质好,灌溉生产的水稻芳香四溢,成为著名的“京西稻”。然而,在北京近千年来,虽然地形变化不大,但乾隆皇帝说,由于植被减少、气候干旱和水位大幅下降,“不改千秋翻趵突”,今天,不仅趵突翻涌不复存在,连涓涓细流也消失了。
西山是北京西郊连绵山脉的总称,是太行山的余脉。雪景也一般指这一带。香山是这一带的典型山峰,所以乾隆把“西山晴雪”碑位于香山山腰。“西山积雪”是西山雪后的著名景观。据史载,早在800多年前,金世宗就在香山地区修建了大永安寺,并修建了行宫。后来,他的第一个孙子直接继承了他的王位,并在这里建造了祭祀平台、风景建筑和其他建筑,说这是张宗定西山的雪景,这似乎是无可争辩的。可想而知,每当雪后初晴,从这里凭高临远,却看到山峦玉列,峰岭琼联,旭日照耀,一派红装素裹,倍极壮丽,应该说,“晴雪”要比“积雪”更有诗情画意。
香山的景色,一年四季各臻其妙。春夏之交,晴云碧树,花鸟声,尤其是香山西南坡,云蒸如锦,每逢阴雨季节,山林间云雾缭绕,朦胧;尤其是冬天的雪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无尽的山峰,“西山晴雪”更是名不虚传。香山雪景很美,但北京降雪不多,美丽的雪景很少出现,更不用说外宾不容易欣赏,甚至市民也很少看到西山雪后,声誉越来越薄。香山的美景被香山红叶所取代。秋天丹黄朱翠红色耀眼,黄鱼红叶层林染色,成为游览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