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古生物教十猛进展:混元兽

2022-11-17 09:28:11 作者:每个人都经历过感情上的失落或者生活上的痛苦,当你正处于这种状
导读:2018年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混元兽,2018年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混元兽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国的古生物学家又有什么重大发现?2019年3月,中国古生物学会公布了“2018年...
2018年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混元兽

2018年中国古生物学十猛进展:混元兽

在方才已往的2018年,中国的古生物学家又有什么庞大发觉?2019年3月,中国古生物学会颁布了“2018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猛进展”,入选的十猛进展反应了2018年中国古生物学各个分支范畴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结果,这些结果涉及了古脊椎动物、昔人类、古生态与古情况、早期生命、地层学等多个范畴。我们将专门开发一个专题为家人们先容这十猛进展,用普通简洁的说话科普2018年中国古生物学的成绩和结果。

这一期先容排在第二位的发觉:混元兽


来自古宁城的化石

混元兽或将改写有袋类动物起源于亚洲的结论

宁城县位于内蒙古赤峰市西南部,与辽宁省交界。在宁城县,古生物学家发觉了大量属于热河生物群的化石,年月可以追溯到距今1.26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时期。

图注:发觉化石的宁城县,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在宁城县发觉的古哺乳动归天石,图片来自网络

几年前,古生物学家在宁城县发觉了一具古哺乳动物的化石,这具化石非常完备,分为正副模储存在对开的石头上,化石编号为STM33-5。这具化石厥后被征集,并由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试验室毕顺东传授领导的,包罗有临沂大门生命科学学院、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等单元古生物学家构成的团队举行研究。研究职员利用高精度的CT扫描技能对化石举行的扫描和三维重修,回复复兴了此中的每一块骨头的形态特性。在此底子上,研究团队用了三年的时间,构建了一个早期哺乳动物的分类和形态特性矩阵,此中包罗了56个古哺乳动物分类单位和400多个形态学特性,终极建立了早期哺乳动物发育谱系树。

2018年6月,研究团队在闻名科学杂志《天然》上颁发了一篇名为《一早白垩世真兽类与有胎盘类—有袋类的分解》(An Early Cretaceous eutherian and the placental–marsupial dichotomy)的论文,在论文中将这种古哺乳动物定名为混元兽。

图注:混元兽的骨骼重修,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研究团队的向导者——毕顺东,图片来自网络

混元兽(Ambolestes)的学名来自中文中的“元气未分,混沌为一,元气之始也”,意指其具有真兽类和后兽类的混淆特性。混元兽的模式种名为周氏混元兽(Ambolestes zhoui),种名献给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与昔人类研究所长处周忠和博士,谢谢他在开启和推动热河生物群深入研究上做出的庞大奉献。


白垩纪的树上小贼

通过对付化石的回复复兴,我们得到了一只生存在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的小型哺乳动物,它的模样就犹如一只老鼠。混元兽的体长只有30多厘米,此中另有三分之一是死后的长尾巴。

混元兽长有尖长的脑壳,上面有一双大眼睛,可以或许关心它们在缺乏光芒的情况中或是黑夜里看清四周的情况。在混元兽的嘴中长有差别范例的牙齿,不外全部的牙齿都具有尖长的齿冠,阐明它们是食肉动物。

图注:混元兽的头骨三维重修,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混元兽的头骨,图片来自网络

混元兽的颈项较短,身材却并不细瘦,它的四肢较长,四肢上都长有五指。混元兽的指头长而机动,具有很强的抓握本领,评释它们可以或许爬树,长尾巴则可以或许连结活动中身材的均衡。

古生物学家以为混元兽是一种树栖动物,只是间或才会来到地面上运动,如许可以或许躲避小型食肉恐龙的打击。混元兽平常呆在树上,以种种虫豸为食,是生存在树上的小贼。

图注:混元兽的生态回复复兴,图片来自网络


转变有袋类劈头

今日地球上的哺乳动物分为三大类:单孔类、有袋类和有胎盘类。单孔类非常原始,只有三种,闻名的鸭嘴兽即是单孔类,有袋类和有胎盘类则占了哺乳动物的绝大部门,此中的有袋类(以袋鼠、树袋熊为代表)相对原始,其雌性的腹部有一个育儿袋,可以将不可熟的幼体放在此中哺乳。有袋类动物是什么时间显现的,又是怎样演化的呢?

图注:今日的有袋类动物,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中国袋兽的化石、线图及回复复兴,图片来自网络

2003年,古生物学家定名了中国袋兽(Sinodelphys),这种来自热河生物群的古哺乳动物被以为是最早的有袋类,它的发觉证明白有袋类是在亚洲劈头的。在混元兽的研究中,古生物学家发觉其与中国袋兽均属于早期的真兽类(有胎盘类),但是外鼓骨形态上又与现生的有袋类动物负鼠相似,以是具备了有袋类和有胎盘真兽类的配合特性。正是关于混元兽的研究证明中国袋兽并非有袋类动物的先人,有袋类动物并不克不及确定是在亚洲显现的,现在已知最早的有袋类动物是生存在距今1.1亿年前北美洲的三角齿兽(Deltatheridium)。

图注:混元兽舌骨器与负鼠和美洲狮舌骨器的比力,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证明有袋类劈头并非亚洲,古生物学家在混元兽化石中还初次发觉了舌骨器,舌骨器是吊挂在哺乳动物头骨和喉结之间的纤细骨头,可以或许为舌头和颈部肌肉提供附着。舌骨器黑白常紧张的布局,影响着动物的进食、品味和发声,因为其不与另外骨头相毗连,以是很难被储存下来。此次发觉的混元兽舌骨器由7块骨头构成,非常精致,其发觉对付生物学和医学等诸多范畴研究带来了新的启发。

小小混元兽的发觉不光为我们探究有袋类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且还保存了最早的舌骨器,它的发觉和研究位列2018年中国古生物学十猛进展第二位。

参考资料:

Shundong Bi; Xiaoting Zheng; Xiaoli Wang; Natalie E. Cignetti; Shiling Yang; John R. Wible (2018). "An Early Cretaceous eutherian and the placental–marsupial dichotomy". Nature. 558 (7710): 390–395. Bibcode:2018Natur.558..390B. doi:10.1038/s41586-018-0210-3. PMID 29899454.

混元兽或将改写有袋类动物起源于亚洲的结论
精彩图集